文/天涯客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3个自治州之一,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人口520多万,其中彝族人口占50%,首府西昌市。彝族是奴隶社会直过民族,多生活在大山深处,教育文化比较落后。
2016年上海杉树公益基金会在凉山地区建立了支教团队,做教育公益事业。有近7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教志愿者做为期两年的轮换志愿支教服务。
这些志愿者大多来自于大学学生和刚毕业离校的大学生,都带着深深地教育情怀,扎根在凉山州山区的七八所乡村中小学义务支教。每年都有新的志愿者加入,有服务期满的志愿者离开。这些自愿者虽有满满的热情,但缺少教育的技能,因而需要进行岗前专业培训。
由郑杰先生推荐,我们西夏合作研究室成员和热爱教育事业的同仁将我们已经做了多年的"援师助教宁夏行"活动拓展延伸到了四川凉山、雅安,云南澜沧,他们需要时,我们便会前往。
2019年3月任菊莲老师和西夏合作研究室成员董娴、付亚丽第一次踏进凉山送陪送教,教老师们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受到热烈欢迎。
这些志愿者只有每月2000元的生活补贴,虽然拿钱少却干着大事业,帮助彝族同胞发展教育。他们是相当敬业,非常辛苦的,他们每周日从大本营进山,奔赴各支教学校,周五下午返回大本营,周六集中学习。暑期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岗前集训,每天的时间都是精确安排,分秒计算的。
这次我的任务有两项:一是进行为其一整天的合作学习技能的实操培训;二是向志愿者赠书。为此,我带上了行礼箱,带上了满满一箱沉甸甸的书。
我已记不清我做过多少场公益讲座,也记不清我为老师们捐赠了多少本书,但我知道教育要把帮助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教育要给心灵找一个最好的家。
这次来凉山,看着这样一群充满活力,甘愿为教育奉献青春,为公益事业甘愿清苦的志愿者,倍感兴慰,站着讲了六七个小时,虽累尤荣。
这次集训地点在西昌一中,给我的培训主题是《合作学习与职业幸福》,着重通过互动、体验式培训,介绍了为什么要搞合作学习?怎样搞合作学?如何解决阻碍合作学习的障碍等问题,教志愿者们合作学习入门技能和操作策略。从每个学员的脸上和他们的表现来看,不虚此行,干货满满,因而高兴。
2019年8月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