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Twitter上看到一段话:“你有没有过这种情况: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看到一个陌生人,心想「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唯一和他相遇的瞬间」。然后就很难过。”
大概是已经有一点点晚了吧,所以人会变的感性一点。我有时恨自己不能去认识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有时又无比庆幸自己不需要去认识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我是个精力很有限的人,有时即使想也很难去做到,万一非要我去多认识一些人、维持和他们的关系,我反而还会觉得压力很大、自己也很累。
不过twitter上写的这种情况,在我一个人旅行的过程中还真是遇到过几次。只是很难过倒是不至于,惋惜倒是多一点。
我有时候一个人在大街上走着,就会忍不住想着自己正走在一个个故事里。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路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或行走匆忙或不急不慢,大多数人都是彼此不知对方去向哪儿的。所以我正穿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充当着他人世界里的路人甲或是人群中的一个寻常极了的点。可往往有时候,你会在人群中发现不寻常的点,而由于种种原因,你们只是这一次的擦肩便再不知以后了。
若是那个点足够特殊、足够吸引你的兴趣的话,擦肩而过后便还真容易生出遗憾、难过——惋惜着不能多有一点时间、多一点的机会去了解他一些。
在这个人很多的时代,生命的结束就好像一滴水滴入大海,很轻很轻,微不可察。倘若这滴水不是从你的指尖滴落,那么便很容易忽略。可是即使不忽略,作为一个旁观者,却也无法控制那只手的走向。这是最令我觉得无力的。
我有时总会觉得有一种淡淡的焦虑感,仿佛时间总是如此的不够,越长大一点、越发现要珍惜的东西怎么那么少、却又那么多。
慢慢长大,终于一点一点的更深刻的认识到,遗憾本身就是生命中很正常的事情。可即便如此,却还是拼命地想要遗憾少一点哪怕一点也好啊。
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会变成一条《九故事》里的香蕉鱼,因为贪念而后困在山洞里,再也无法出来。也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否有能够跳出来的清醒。但是,现在的自己却怎么也不会甘心自己变成那样的。因为我啊,一直相信的、一直看重的从来都是此时此刻啊。
填器官捐献申请书的时候,我看了很多案例。比起一些故事,自己的人生似乎真的幸运了不止一星半点。但,却不得不承认,当你看到它们,你感叹的,只有世事无常,也唯有世事无常。
所以我告诉自己,我应该更勇敢一点的去生活。我最不希望以后的自己说出的话就是,如果当初怎样就好了云云。毕竟,我能够接受的遗憾必须是自己已经足够努力过的啊。
今天又读了一部分《鱼翅与花椒》,想来也巧,本来是想写《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读后感的。但读着读着,竟第一次觉得,《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样的书,其实很多人不读也罢。说不好一些人读了,还会被带进去,悲伤或是压抑不已。倒是《鱼翅与花椒》这样写烟火人间、美食甚至附了几份菜谱的书,读起来既不累也总能给人的生活平添一些趣味。
于是本来的读后感,就变成了脑子里的回家以后一定要试试书里的菜谱的一个个成型或未成型的小计划啦。也算是今日份的小确幸了哈哈。
之前试着发一些写的东西到网上,结果收到过不少觉得我写的东西满满文艺味道的评论。其实呢,我看到它们时总是莞尔。因为,我会觉得,自己其实有时候挺疯的、活泼好动又犯二,跟文静其实不太沾边。当然啦,每次写东西的时候,自己的确会心静不少,也乐得在文字中注入温柔和乐观。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自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 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因此,我有时可能挺冷漠的。这样的冷漠,不是指,不去帮助他人。相反,我很喜欢自己可以帮助到别人的感觉。因此,这样的冷漠只有一个解——那就是我对此没有什么信心。
碎碎念到这儿了,那就再说几句吧。今天发现了一个宝藏歌手——陈婧霏。《手》、《16mm》、《晚风》、《你好,忧愁》都是听起来很舒服的歌,不妨一听。
最后想说的是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这算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吧,愿共勉。
晚安吖,亲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