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的含义:
事务可以看作是由对数据库的若干操作组成的一个单元,这些操作要么都完成,要么都取消,从而保证数据满足一致性的要求。
事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银行中的转帐操作,帐户A把一定数量的款项转到帐户B上,这个操作包括两个步骤,一个是从帐户A上把存款减去一定数量,二是在帐户B上把存款加上相同的数量。这两个步骤显然要么都完成,要么都取消,否则银行就会受损失。显然,这个转帐操作中的两个步骤就构成一个事务。
事务的四个特征(ACID)
1.原子性(Atomicity):指事务中的操作,或者都完成,或者都取消。
2.一致性(Consistency):指事务中的操作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不会出现逻辑上不一致的情况,一致性一般会隐含的包括在其他属性之中。
3.隔离性(Isolation):指当前的事务与其他未完成的事务是隔离的。在不同的隔离级别下,事务的读取操作,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4.持久性(Durability):指对事务发出COMMIT命令后,即使这时发生系统故障,事务的结果也被持久化了。与此相反的是,当在事务执行过程中,系统发生故障时,则事务的操作都被回滚,即数据库回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如果没有采取必要的隔离机制, 就会导致各种并发问题:
1.更新丢失:
本来是:
1000-200=800
800-300=500
1000更新为500
错误:
1000-200=800
1000-300=700
1000更新为700
2.脏数据:
1000元更新为800元,最后更新为500元。可是读取到的是中间的800元。
3.不可重复读
第一次读取的数据和第二次读取的数据不一致
4.幻读:
第一次读取到了3行数据,然后有人删除了1行数据,读取到的数据变成了2行。
数据库系统必须具有隔离并发运行各个事务的能力, 使它们不会相互影响, 避免各种并发问题。
不同隔离级别对应不同的干扰程度, 隔离级别越高, 数据一致性就越好, 但并发性越弱。
ANSI SQL标准定义了 4 种事务隔离级别:
SQL Server支持4中事务隔离级别,默认级别为: READ COMMITTED
尽管让程序自主管理 Session 对象的生命周期也是可行的, 但是在实际Java应用中, 把管理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交给 Hibernate管理, 可以简化Java应用程序代码和软件架构。
Hibernate提供了三种管理 Session 对象的方法:
1.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与本地线程绑定(我们学的)
记得配置cfg:<property name="current_session_context_class">thread</property>
2.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与JTA事务绑定
3.Hibernate委托程序管理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
在 Hibernate的配置文件中, current_session_context_class属性用于指定Session管理方式, 可选值包括:
thread: 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与本地线程绑定
jta: 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与JTA事务绑定
managed: Hibernate委托程序来管理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
安全:一个线程,一个session
当配置为thread时,SessionFactory的getCurrentSession()方法才能使用
当一个线程(threadA)第一次调用 SessionFactory 对象的getCurrentSession() 方法时, 该方法会创建一个新的Session(sessionA) 对象, 把该对象与threadA绑定, 并将sessionA返回
当threadA再次调用SessionFactory对象的 getCurrentSession()方法时, 该方法将返回sessionA对象
当threadA提交sessionA对象关联的事务时,Hibernate会自动清理sessionA对象的缓存, 然后提交事务, 关闭sessionA对象。 当threadA撤销sessionA对象关联的事务时, 也会自动关闭sessionA对象(也就是使用getCurrentSession() 获取session不需要自行关闭)
若threadA再次调用SessionFactory对象的getCurrentSession()方法时, 该方法会又创建一个新的 Session(sessionB)对象, 把该对象与threadA绑定, 并将sessionB返回
可以不用getCurrentSession()方法,用ThreadLocal实现(jdk提供的)
ThreadLocal为解决多线程程序的并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ThreadLocal并不是一个Thread,而是Thread的局部变量。
注意:获取session需要自行关闭。
s_h例子
对于WEB应用,一个请求可能需要多次操作数据库并返回数据至JSP中进行显示,可能有以上两个问题要考虑:
1.多次操作数据库如何共享一个事务?
2.对于懒加载的实体类,返回到JSP页面时若session已关闭,那么就取不到这个实体的数据了,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说明:事务从Service层开始,要取数据的时候,session关闭了,进行不了以下过程。
阐述Session加载实体对象的过程:
① Session在调用数据库查询功能之前,首先会在一级缓存中通过实体类型和主键进行查找,如果一级缓存查找命中且数据状态合法,则直接返回;
② 如果一级缓存没有命中,接下来Session会在当前NonExists记录(相当于一个查询黑名单,如果出现重复的无效查询可以迅速做出判断,从而提升性能)中进行查找,如果NonExists中存在同样的查询条件,则返回null;
③ 如果一级缓存查询失败则查询二级缓存,如果二级缓存命中则直接返回;
④ 如果之前的查询都未命中,则发出SQL语句,如果查询未发现对应记录则将此次查询添加到Session的NonExists中加以记录,并返回null;
⑤ 根据映射配置和SQL语句得到ResultSet,并创建对应的实体对象;
⑥ 将对象纳入Session(一级缓存)的管理;
⑦ 如果有对应的拦截器,则执行拦截器的onLoad方法;
⑧ 如果开启并设置了要使用二级缓存,则将数据对象纳入二级缓存;
⑨ 返回数据对象。
Action用到 Service
Service 用到 DAO
过滤器 用到 HibernateUtil 和 HibernateSession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