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爬山吗?
这梗最近被玩儿破了,也就变成了破梗。不过,这句梗的出处《隐秘的角落》确实不错,一时风头无两,就连我这不常看网剧的人,都忍不住为其付费6元,好一气看完。
仅从观感上讲,我认为这无疑是一部电影级别的网剧,更重要的是,它讲了一个好故事。
人总是喜欢听故事的,小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睡前故事来伴我们入眠;长大后,我们需要故事来与其他人联结在一起。事实上,故事的力量远不止于此,需要故事的也不止是一个个单独的人。
家庭需要故事、企业需要故事、宗教需要故事、国家也需要故事,它们生产故事,也从故事中而来,因为故事最终会演化为共同想象力,而家庭、企业、宗教以及国家都是“想象的实体”。
什么是“想象的实体”?就拿公司来举例:什么是“公司”呢?
办公地点?公司名称?身边的同事?这些都是可以变化的,办公地点可以搬迁、公司名字可以更改、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而这家公司依然是这家公司,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确确实实存着,存在于所有人的想象中。
家庭、宗教、国家也是如此,反过来,它们也在不断地创造与讲述着故事,让这个“想象的实体”更加凝结。
好了,有点扯远了,我们回来。
有听故事的人,必然就有生产故事的人,但是当一个故事在构思之初,其实很难判断它是好还是坏的。
就拿《隐秘的角落》原著《坏小孩》来说:三个问题少年,威胁一个杀人犯,去杀害自己的父亲,这听起来就很扯嘛,但是它很受欢迎啊,而且还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大获好评。
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小说《坏小孩》不如网剧《隐秘的角落》,我觉得这样比较有些牵强,毕竟一个是文字作品,一个是影视作品,但是他们并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故事,而是在同一个内核下的不同故事版本。
先说明一点的是,紫金陈的《坏小孩》严格来讲并不是一步推理小说,说它是犯罪小说我觉得更合适一些,因为在书中很多地方,作者生怕你看不明白人物的用意,还要特意跳将出来为你答疑解惑,看不出有多少推理的痕迹。
至于很多人说他的文笔烂、写得糙,我倒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很可能是我完全被情节所吸引,全然没有注意到这些,而且我向来不觉得文笔有多么重要,一件事情能够以最简单的文字,讲述清楚,我觉的就够了,而紫金陈做到了。
《隐秘的角落》与《坏小孩》其实都是在讲社会与人性中的黑暗面,只是侧重点不同:《隐秘的角落》更像是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即使在黑暗中也尽力传递出温暖与明亮;《坏小孩》则更像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让人看后脊背发凉。
所以说,网剧与小说并不能强行拿来比较,反而是两个不同风格的故事,两者搭配服用,效果可能更好哦~
另外,《隐秘的角落》还没看的,赶紧去看啦,像我这样好心不剧透的人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