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我们太熟悉东坡,语文课本上的豪放词人代表。
不管是明月几时有,还是惟有泪千行,不管是明月夜短松冈,还是西北望射天狼,从垂髫少年到耄耋老人,但凡上过几年学,翻过几本书,甚至听过几首歌,大多都能背上几句。
他笔下的意象,化作了一代代诗词歌赋中的坐标,他描绘的感情,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有戚戚的共情。他自己,成为了一个大家太过熟悉又亲切的对象,要写他的传记,就像要向普通读者介绍一个从小听说却又不甚相熟的邻家大哥,既需要让你读罢颔首,“不错,我猜他就该是这样的人”,又需要让你拍案惊奇,“什么,他居然还有这样的故事”。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就是这样一本传记。
1936年,面对愈演愈烈的战事和《吾国与吾民》引起的轰动,林语堂决定带着妻儿一大家应赛珍珠邀请赴美。
他在书信中表露,赴美计划只是短暂一年,“遵循老子的教诲,在中国的公众视线中消失一阵,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却没想到,这一退就是30年。启程前,在文人最难的行李取舍上,他带上了精心挑选的中文资料,其中就有关于苏东坡的珍本古籍,从而研究东坡,变成了作者在海外生活的乐趣之一。
林语堂在自序中讲,这本用英文著于海外的东坡传,第一任务,是要介绍一个完整的东坡给世界。
他给东坡画了一张像,说“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者”。林语堂按图索骥,将苏东坡的人生按年龄脉络化为了四个篇章,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以及最后的流放岁月,用了三年时间,埋头故纸堆,从瀚如烟海的史料中寻章摘句,最终用马赛克式的技法,拼贴出了光怪陆离的苏东坡的一生。
这对国学大师林语堂来说不算太难,他说难的是而第二个目的,他要写出自己对东坡的珍爱,要为历朝历代同爱东坡的粉丝发声,写出这热爱从何而来。
何以写最爱,唯有用真情吧。王国维将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林语堂达到这第二个目的,也靠“真”。他对东坡有真爱,直呼“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上……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他将读者视为熟识,而东坡早已是他的旧友,介绍自己的一位真爱的旧友给另一位熟识认识,他恨不得剖心剖肺将这真爱和盘托出,生怕哪一点没介绍好引起误会。于是他明线讲东坡生平,暗线要还原的是东坡对高低坎坷的心路起伏,置身于形形色色人群中的嬉笑怒骂,对天地万物化不去、藏不住的款款真情,不管是永怀赤子之心的一片真挚,还是对于世间万物处于本心的热爱,不管是与贵族平民天生自然的接触往来,还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爽朗,这些有趣又有味的指爪印迹还读者了一个爱笑爱醉爱吃爱兄弟爱美人爱释道爱百姓的“真人”。林将《苏东坡传》看做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这种得意,也许是因为自己成功把真情实感无保留地和盘托出,奉献给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
作为林的得意之作,书中洋溢着林语堂亦庄亦谐的写作风格。书中更少不了的是他的王尔德般“毒舌”和智慧。“要做一个好妻子,主要是物色一个好丈夫;从反面说,要做一个好丈夫,主要是物色一个好妻子”“在力图推翻别人时,人性中的精华发挥作用;在企图控制别人时,则人性中之糟粕发挥作用”。
林语堂献宝般的满腔热情,生怕读者有不一样的看法而集尽溢美之词,但这也让这么一本以史料为基础的传记客观性略打折扣。在造成苏轼颠沛流离一生境遇的“罪魁祸首”王安石身上,林语堂极不克制地表露了自己的厌恶与不满。“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同时,太过想塑造丰满的人物,也让书中的故事有些想象的细节过多,有了点野史的味道。读此书时,读者还需时时提醒自己,这是一本小说,而非历史读物。
苏轼自嘲“自笑平生为口忙”,林语堂坦言自己是“伊壁鸠鲁派的信徒,吃好味道的东西最能给我以无上的快乐”;苏轼探寻寺院道观,从儒释道中寻求心神宁静,林语堂对鬼神之说也照单全收,在宗教中实现兼容并包;苏轼被迫一生颠沛流离行程踏遍半个中国,“问汝平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林语堂主动出闽南探异国浪迹四海;苏轼说“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林语堂开篇便言“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同是文人,林语堂在苏轼这里找到了太多的气息相投之处,又或是因为喜爱苏轼,所幸将苏轼作为了自己的行动指南与标杆。因此,苏轼为自己敬仰的太守陈明写铭,林语堂为自己的钟爱的苏轼立传,让这书成为隔空送给偶像的名帖。
历史上爱苏轼的人太多,写东坡的人也多,但如同林语堂这般“以真写真”的却少。少时读东坡,除了喜欢这位豪放词人的或豁达开朗,或脉脉情深,总觉得与其他人不太一样,像是比别人多了点什么。看完《苏东坡传》便恍然大悟,多了的那一点,便是这纯真又有情趣的人生。在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中,除了英雄豪杰、王侯将相叱咤风云,让历史在厚重之中多了温暖的情谊与本真的人性,还是这有趣与真实的人事在激流中泛起的朵朵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