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翡翠学堂:十月一
三、妈妈的三轮车
接下来,来到东站,搭乘收费的城乡公交车,走了十公里,来到我们村附近的路口。远远看见了妈妈,她在那里等我们,骑着她那辆电动三轮车。看到我们下车,她娴熟的拐弯调头,左顾右盼,穿越马路,向我们驶来。
妈妈老远就冲我儿子喊:王川荥,回来了啊!想奶奶了不?
她下来招呼我爱人和我儿子,我坐到前面来了。三轮车后面装的得有棚子,为了挡风,前面也用透明塑料蒙了一圈。我来骑吧,我坚持要试试。
电动车没有后视镜,后面有高高的车厢,前面被围起来了,想看到后面的路况很困难。要费力的扭头,身子超过车子外侧才可以看到后方是否有车辆。
我试了下,感觉很难做到。只好问坐在后面的她们:后面有没有车?
被告知没有,我才放心大胆的穿越马路。
想来妈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穿越驾驶”了吧!
妈妈的电动车应该买的有两年了。记得最初拿定主意买的时候,妈妈已经盘算很久了,在县城的街上也已经考察了很久,也兴致勃勃地计算了每天可以挣多少钱。
妈妈利用帮助我弟弟和弟妹带孩子的间隙,早出晚归,好的时候,每天还可以挣个百八十的。当挣到钱比较多的时候,她也会忍不住给我炫耀,内心里一定程度上满足着她的挣钱大业。
对于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来说,还能靠什么来找到自己的价值呢?体力活已经基本不能胜任,又没有什么技能来适应这个越来越城市化的县城。在家里老老实实带孩子,也是让争强好胜的她所无法忍受的。
于是,在不断加重的身体疲劳中,在因为孩子的照顾问题中,跟另一个儿子,我的弟弟,带来一些不快中,妈妈骑着她那辆三轮车,艰难地上路了。
经常妈妈还会面对很多竞争对手,街上像妈妈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在车站门口,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辆汽车刚刚停稳,门还没有打开,七八个三轮车夫一拥而上,以无比饱满的热情和不怕拒绝的态度,不厌其烦地挨个询问下车的人:老乡,去哪啊,坐三轮不?甚至还会非常殷勤地跟着追出老远,直到确认没有希望,才肯罢休。这些人中,有一个身影是我的妈妈。一次,可以挣个三五块,多则十块八块。一天要挣一百元,不知道要费多少口舌,给别人说多少好话,面对同行多少压力。
我还记得妈妈有一次说过:为了挣一次二三十一趟的活,装了满满一三轮车货,跑了几十公里,送到人家乡下的家里。
对于一个不肯安分守在家里的老人来说,靠自己忙活挣点零花钱,也许她为了获得生活的安全感,而不得已的方式吧。
作为她的儿子,我很惭愧,我能做的无非也就是偶尔听听妈妈的抱怨,给她点钱。这些钱,她又给我买点啥送过来一部分。虽然妈妈和弟弟会有一些情绪上的问题,而弟弟的家,对妈妈来说,是个依靠,这是我没有能够给予的。
很快到了村口,水泥路也到了尽头了,剩下的是前几天下雨后被车辆碾压过的泥巴路。妈妈喊我下来,还是坚持她来骑。我看了看路况,的确我应付不了,只好乖乖下来。
县城通公交车了,城管到处抓三轮,妈妈说她都被抓紧去三回了。罚钱不,我问她。罚啥罚,他们都认识我了,反正我也没钱。不过妈妈说,过几天她准备按照要求,响应政府统一管理的号召,给三轮车上个牌。不过每个月要交几十块钱。交就交吧,交上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的了,不过公交车不影响我们跑三轮的,一天还是差不多那么多钱,妈妈很自信地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