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某人有活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也给自己安排了活动——去南京看明城墙。
之前想去哪儿都喊某人同行,有他在我啥都不用操心,只管甩开两条腿跟着跑就行。这次是我第一次独自出门,去哪儿怎么走全得靠自己安排。不过,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只要愿意,什么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搜索到。
去一趟,如果只是看城墙,就显得有些单调了,我给自己的行程安排了三项内容:老门东、城墙博物馆、中华门城堡。
买了早上八点四十的高铁票,很快就到了南京南站,再乘坐3号线地铁,到武定门下,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了老门东。当然,我是路痴,全程依靠百度地图、百度导航,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如果倒退十年,我可不敢轻易外出。
老门东是历史文化街区。以前我不了解它的历史,经常把它叫成老东门,直到知道它位于中华门以东,因此得了老门东的称呼,我才终于叫对了它的名称。
说它是历史文化街区,倒真得名至实归。它的主街倒没什么特别之处,几乎都是文创商店,小年轻喜欢逛这样的文创产品,年纪大的一般就走马观花。精华都在小巷子里,清一色的古建筑,傅善祥故居、蒋寿山故居、芥子园、惜抱轩等,虽然并不都对外开放,但看看门口的介绍,了解了解历史名人的故事也不错。
比如,傅善祥是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蒋寿山富甲一方,被称为蒋百万,芥子园是李渔在南京的宅院,这里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江南园林,惜抱轩的主人是大名鼎鼎的姚鼐。。。。
再多说一句,这里特别适合拍照打卡,很多女性穿着汉服在此留影。我不会拍照,一张都没拍。
老门东走到头,顺着城墙走,就来了城墙博物馆。
这个场馆特别好,非常适合我这种爱泡博物馆的人,里面的主要展厅只有一个,但是陈列及简介清晰明白,让我了解了南京明城墙的历史发展,从筹建到建成,再到历史上曾遭遇到的损毁、各个城门名称的历史更替,以及后来重开的城门。。。。内容很多,就不分别赘述了。
博物馆的对面就是中华门瓮城。远远看过去,城墙右侧陡坡步道上有不少游客的身影在晃动,颇为壮观。于是,我对明城墙更向往了。
出了博物馆,过了马路,购了票,我就正式进了中华门城堡景区了。
运气不错,刚进去,就有导游说马上要开始限时段义务讲解了,我没有犹豫,立即加入这个小队伍。
南京明城墙有三个瓮城,这也是与其它城墙的不同之处。
第一个瓮城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雕像——朱元璋和朱升。朱升是个了不起的谋士,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被朱元璋采纳,还没实现大一统,就开启了修城墙的旷世工程,历时二十八年,才成功修筑了南京长达七十里的城墙。
第三个瓮城,导游带大家参观了埋葬沈万三的聚宝盆之处。
传说,沈万三发家之前,穷困潦倒。有一天做梦,突然听到了青蛙的惨叫声,看见有人在活剥一只青蛙,他可怜青蛙,脱下身上的一件青衣,换下了青蛙,并将它放生。次日,他被蛙鸣声惊醒,发现池塘里很多青蛙围在一个铜盆周围。他妻子将铜盆捡起来,作为洗漱之用。其后,她不慎将发簪掉入盆中,瞬间变出了很多簪子。于是,民间传说,沈万三家的聚宝盆可以生出无限财富。
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墙时,突发意外,城门坍塌,工匠多次重建后仍然倒塌。经术士勘察,地下有怪兽,专吃墙基,需聚宝盆不断长出新墙基来喂食怪兽,才能保城门不倒。于是,朱元璋便以“三更借,五更还”为借口,征用了沈万三的聚宝盆,埋在了城门下,这个城门最初被命名为聚宝门,民国时期被改名中华门。
据说,为修城墙,沈万三不但贡献了聚宝盆,还贡献了修墙巨资的三分之一,真是个有家国情怀的大善人。
南京明城墙是超乎我们想像的大工程,每块城砖上都刻了工匠以及监督工官员的名字,如果哪块砖不合格,是要问责到工匠的,可见,朱元璋对修城墙有多重视了。
中华门通往城墙两侧的是马道和人行道,无论从上往下看,还是从下往上看,都很壮观。城墙上及城门内有很多藏兵洞。
现在的藏兵洞成为一个个展馆,讲述着城墙的历史、发展、未来。其中有一个展馆以陈列聚宝盆文化为主,导游讲了不少相关的小知识,现场还有聚宝盆售卖。好吧,这算是聚宝盆的推介了,我就听听,没买。然后,我悄悄离开了这支小队伍,独自把其余几个藏兵洞都看了,再然后,我登上了城墙的最高处。
在城墙上来回走了会儿,我就下来了。
初步体会,南京城墙与西安城墙有很大不同。西安城墙规则方正,还很宽阔,像城区街道似的,可以在上面骑行,小朋友可以在上面玩的很嗨。南京城墙依水而建,不规则,重点是在四道城墙、三个瓮城以及那些藏兵洞,它的防御功能更强大。两处城墙各有特点,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以前我对城墙文化没太关注,这次的南京明城墙倒是激发了我对城墙文化的兴趣。
每种文化都是博大精深的,年纪越大,感受越深,越来越觉得自己太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