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四年前的书《趋势的力量》,狠狠地为自己刷了次三观。如果用“相见恨晚”来形容,对于我来说,已经“晚”的有点久了。但是对于即将走出校园,或者刚刚走出校园的你,这真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葵花宝典”。
先来简短地介绍下这本书吧。书名:《趋势的力量》,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作者:赵正宝,高级培训讲师、职业咨询顾问、就业指导专家。曾先后就职于国美集团总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1 行业与职业
这个图大家有见过么?在走出校园前考虑过么?
什么是行业?
什么是职业?
作为职场新人,行业与职业那个重要?
图中的十字交汇点是什么?
回答完书中的这几个问题,是不是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起跑点了呢?对了!那个交汇点就是你今后开始努力奋斗的起点。而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你所选择的行业和行业中的某一个职位。
(1)行业决定职业
哲学中有一句话:内容决定形式。那么在行业与职业的关系中,孰重孰轻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如果将一个技术很棒的马车夫放在今天,他会有光明的前途么?很明显他会失业。所以在以内容为先的理论指导下,行业选择是我们就业的首要问题,然后在这个行业中再考虑需要从事的职业。只有这样,才可以不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抛弃。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职业是行业的衍生品,在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下,会有一些职业消失,比如说马车制造,珠算高手等,这些职业逐渐随着行业的没落而消失。同时会有一些新兴职业应声而起,比如说职业规划师,产品设计师,还有近几年火到没朋友的网红。
所以我们说,行业是战略层的决策,职业是战术层的选择。只有战略层具备了巨大势能,战术层才能加速升值,实现其存在的意义。
(2)行业的发展特点
既然行业对于职场中的我们如此重要,那么掌握其规律无异于胸怀全局,逼近成功。我们再来看一张图:
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图中的四个阶段,书中作者将这四个阶段形象的称作:
跑马圈地,自由竞争,春秋战国,寡头垄断。
当我们进入到一个行业的时候,个人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会随着这条曲线上下波动。所以选择何时作为介入点尤为重要。将个人能力与行业发展需要相结合,选择适当的时机入行,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作为就业个体,一定要具备行业细分的前瞻性和长远的视角,着眼于未来10年高速发展的新型行业,把握时代趋势,紧紧抓住行业发展特点,顺势而为。
2 克服个人发展选择的迷茫
(1)自我因素
书中作者将影响发展选择的个人因素分为了三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家庭环境。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35岁之前是会随着环境、阅历而不断变化修正的。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我们选择的职业影响了个人性格。况且在职场中,85%的成绩是勤奋努力的结果,与个性没有必然联系。因此,性格特征的因素可以在选择中忽略不计。
兴趣爱好是一个人的感情依托,只有当你真正的投入了精力,加入了感情,才可以称得上是兴趣爱好。这让我不得不想到,有些年轻人,往往是因为跟风去做一些事情,今天去研究个心理学,明天又想学习下沟通技巧,同样的每天忙忙碌碌,最后竹篮打水,在面临求职时仍然是毫无优势可言。而真正算得上爱好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多一些执着,少一些功利,甚至是不计结果的专注。书中作者为了说明爱好的本质,列举了当年明月如何写出《明朝那些事》的事例,深深地触动了我。而根据感情依托的方向选取行业(注意:不是职业),是我们顺势而为的关键所在。
家庭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必然和现实的,并且是个人左右不了的。所以,即使存在影响因素,也是我们无法干预和考虑的。
(2)外部环境
既然自我因素中,只有兴趣爱好对未来发展有作用,那么,我想问下大家,你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呢?有人认真的考虑过吗?在经过了漫长的16年应试教育后,你们心中有鲜明的感情依托吗?不仅仅是这方面,很多身处象牙塔里的年轻人在自我认知,擅长方向,价值观,成功导向甚至发展战略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缺失。这个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在经过高考的独木桥以后,我们的教育断档了。大家突然发现目标没有了,方向消失了,没有人还会在前面告诉你,应该怎么努力,应该往哪去做了。来吧,让我们今天就来正下三观,看看怎样走出迷失自己的困境吧。
书中作者做了这么一个比喻,就业个体是一个赛马手,而从事的行业是你的赛马。要想取得好成绩,赛马手能力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匹好马,那么好的行业以及细分领域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即利用外部环境的优势来弥补自我因素的劣势,在成长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寻找发展的方向。同时需要注意,这一切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大环境,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3)战略选择秘籍
说了半天新兴行业,上升期环境,如何判断呢?根据我们大学所学专业?NO!其实当大学设立这个专业的时候,他就已经不再是新兴行业了。否则比尔盖茨也不会辍学回家,开发出微软的核心技术,成为一代巨头企业。在这里,资本显示出其独特的力量,它才是真正的行业风向标。依此,作者提出了三个选择标准:
-》标准一:选择行业前三名。
优势:收入中等,职位缓慢上升,保证了中产消费水平。
劣势:行业优势能否支撑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一旦崩坍,个体如温水煮青蛙,难以再次翻身。
-》标准二:选择未来行业。
优势:企业小,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劣势:倒闭风险高。但个体可以依据“业内经验”在同行业内跳槽,寻找更好的出路。
-》标准三:借力资本风向标。
作者介绍了三个网站,供大家对分析资本的走向进行参考。投资界(www.trjcn.com),投资潮(www.investide.cn)和投资中国(www.chinaventure.com.cn)。
3 如何择业
克服了我们的自身迷茫,面对林林总总的招聘企业,我们如何择业呢?
先择业,再就业?
NO!如果没有选择就轻易就业,对于个体来说,机会成本会以指数级别上升到无以复加。作为没有根基的毕业生来说,无异于失去未来的灭顶之灾。因此,一定要有选择,有自己的思考分析后,再踏上就业征程。
大城市or小城市?
作者这里建议刚刚毕业的小伙伴们,可以选择从大城市入行,在积累了足够多的行业经验技能、人脉资源等储备后,向发展中的二三线城市转移,去打拼自己下一步宽广的职业天地。
国企,民企,外企?
现今的中国已然国际化,三种类型的企业差别已经日渐缩小。所以无论选择哪种企业,重要的还是在于行业的发展前景上,以及企业在所属行业的战略地位如何。
是否要专业对口?
前面说过,大学里面的专业学习至少是处于稳定期的行业。那么在择业的时候,仅仅片面地把目光集中在所学专业就是不可取的了。正确的做法是:以行业为中心,结合在学校中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技能,从而培养出自己的复合型能力,来适应新兴技术赋予时代的变迁速度。
薪资高or薪资低?
在30岁前,我们做出的最大投资应该是自己,让自己保持长期可增值的潜力,为后续的职业发展蓄力增势。所以,积累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新入职员工的重要目的,一时的薪资高低不应该成为择业的标准之一。
考研,公务员,留学还是创业?
这几个选择的基础在于出发点,只要是出于对自己投资的目的,为长远计划,而不是跟风为了一纸文凭的话,就是最佳的选择。
而创业问题,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在知识储备,人脉机缘,风险承担能力,投资技巧掌握上往往都会有各种不足。作者建议先在成熟企业蓄势,等到你可以为自己创造工作机会的时候,创业的最佳时机也就到了。
4 如何求职
选择好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加入到千挑万选好的企业中去了。
作者在这里介绍了一种方式:主动求职。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求职同样如此。首先要充分了解你心仪的企业,分析其在行业中的优劣势,结合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提前学习掌握其需求方向技能,将所有的“弹药”准备充分了,主动发起“进攻”,相信一定可以“攻城略地,一战成名”的!
引入书中的一句话:
在战略上打败别人的关键是,在最关键的地方投入最多的兵力!
5职业发展能量转化
好了,终于办好了入职手续,这下可以大展拳脚,一展身手了吧~
同样的,职场里同样也有相应的发展规律,顺应规律地计划自己的未来,就可以减少很多弯路的成本损失。
这个规律就是:用“时间”换“经验”,用“经验”换“资本”。
“时间”换“经验”
在工作的前5-10年,我们需要的是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经验的积累上,作为个人发展能力的原始积累,这一步骤很艰苦但是很重要。因为经验只能依附在个人智慧中,离开了个体,毫无价值。所以,经验是你的,谁也抢不走,偷不掉。这时就要求我们拿出“苦行僧”的精神,踏踏实实的干活、学习、积累,等待厚积而薄发的机会。
“经验”换“资本”
当你拥有了每天都在自动升值的经验,而经验又只存在于你的头脑里时,你就具备了做大事的前提了。
-》》这样,我们就完美地从一穷二白的“穷学生”蜕变为坐拥丰富资源的“资本家”了。
后记:本文是我对《趋势的力量》进行精读后的提炼,所述观点既是作者阐述的,也是我个人极为认同的。各位同学们,如果觉得没有看过瘾的话,可以下载全本进行研读,或者私信给我,有电子书分享~
支持正版,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