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阳妈
我们的教育大部分是孩子要服从权威,要孝顺父母,要感恩老师。教育我们要追求卓越,追求成功。失败之后的教育,接受失败,等着东山再起。
没有一项教育我们有关人生,种种真实与艰难,种种的难堪与不堪,人生的真相与价值,人生的意义。
没有教育告诉我们人这一生,最幸福的来源不是成就,不是金钱,而是你身边的各种关系,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伴侣关系,朋友关系,领导关系等等。
我相信很多人看了很多育儿书,听了很多专家的课程。
但是为什么遇到问题,还束手无措?
那是没有人告诉你人生无常,人生需要你不断的去解决一个个问题;没有人告诉你,答案就在你手中,你拥有智慧与勇气,你拥有判断与抉择。
这10年里,我除了做情绪管理,还做另外一件事,研究关系,在关系里怎样更好的成长。很多人认为关系里有输赢,有对错。而我认为关系里没有一方输,一方赢,要不双输,要不双赢。所以我的课题研究方向就是在关系中,怎样相互满足,相互成长。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最重要,最原始的关系是来自和父母的关系。父母怎样对待孩子,怎样去和孩子互动,和孩子去共同成长。这是每位父母都要面对的问题。
父母拥有这四条思维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
1.看见已经发生的事实。
昨天我给孩子们在厨房做烙饼。等烙饼做好了,来卧室喊孩子。一进门,看到一个场景,卧室里边床上的所有垫子,被子,还有床单让孩子都翻了。尤其在大床边上还拼了一个沙发床。因为沙发床比较矮一点。所以铺了三层被子和垫子。让孩子翻了底朝天。俩娃看我进来了,乐开花了,并且让我观赏她们搭的大山。
孩子已经把家折腾成这样,我为什么没发火?原因很简单,发再大的火,改变不了事实。如果发火,就是心中有个念头,孩子不应该把床弄成这样。而我这个念头和已经发生的事实相比,显然我的想法不是事实。事实就是这样了,怎样积极的解决才是应对方案。
2.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孩子们表现那么开心,孩子的感受是快乐,她们的需求是认为自己有创意,盖了一座大山。作为妈妈,此刻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回应。分享她们的快乐,欣赏她们的作品。
为什么要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这样玩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样的后果。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只专注自己的好奇和创造力。
3.父母的感受和需要。
理解了孩子,让孩子去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感受和需要。我告诉孩子,你们的大山搭的真不错,还能爬上去。
但是,你们知道妈妈要做什么工作吗?妈妈要重新归位,这需要花很多时间。而妈妈把时间花费在这上边,陪你们的时间就会减少,给你们做好吃的时间,也会被占用。你们以后是让妈妈多陪你们玩?还是制造这些,让妈妈受累,还没时间给你们做吃的?俩娃都选择以后不这样玩了。
因为事情发生了,责怪孩子没任何用,只会转移到生气发脾气上,而忽略了做这件事的后果。
所以,让孩子清楚的感受到妈妈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孩子自然就理解了这样的行为给妈妈带来了很多麻烦。
4.和孩子共同成长。
相互的感受都理解了。我说接下来怎么办?这么大的垫子,妈妈拿不动,我们一起来归位,让家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其实,孩子也是帮倒忙,为什么要让孩子参与,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体验除了快乐,还有劳累。你选择了这样玩,自然你也要承担收拾的结果。
床和垫子,终于归位了,俩娃说好累啊。我说,有快乐,也有劳累,这就是每天的生活。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在于平时生活的相处模式,平时生活的启发与教育。
遇到孩子任何问题,都可以按照这四条思维方式去解决,没有情绪对抗,没有责怪,只有相互满足,共同成长。
比如,孩子写作业磨蹭。
1.看见已经发生的事实。
孩子作业写的慢是事实。
如果你内在有个念头,孩子不应该磨蹭。那和孩子实际表现的磨蹭相比,那个是事实呢?显然是孩子磨蹭在那儿摆着呢。不应该磨蹭是你内在想法,不是事实。所以看见真实的情况,不要和内在想法较劲。
2.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孩子磨蹭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不会呢?还是寻求父母关注呢?还是和父母对抗呢?还是没兴趣呢?
这需要父母去倾听,去感受,去了解磨蹭的真实原因。
3.父母的感受和需要。
父母期望孩子快点,担心孩子养成磨蹭习惯,担心孩子这么慢,将来跟不上。需要就是孩子能够符合自己。
和孩子表达真是感受,妈妈看到你写作业慢,引起了我的焦虑,所以总是需要你快点,来满足我的期望,我太着急了,太需要你符合我的期望了。
你这样去表达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真实的表达了内在的想法。孩子看到一个真实的父母,总比天天要求命令要好的多。
4.和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写作业慢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是解决方案。
可以把孩子的问题交给孩子。问一下孩子,怎样能够提高效率,妈妈知道你能够想出解决方案。或者给孩子定时25分钟,什么也不用想,专心做作业,然后休息5分钟。
或者静心陪伴孩子,不看手机,什么也不想,就是陪伴孩子,让孩子心理踏实。
注意是陪伴不是监管。这有本质区别,陪伴是专注于给孩子支持。监管是要求,命令。
还有其它方法和孩子一起做作业,还没孩子做的快,这就是正向引导,鼓励孩子,给孩子自信。用做饭和写作业比赛等等。
所有的这些,我都是举例,观点也属于我自己。
只要父母放下控制,不和孩子对抗。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就会专注想办法,你肯定会看到成长中的自己,一定会为自己的方法所感动。
教育最重要的是思维能力,被固有习惯思维束缚和局限的父母,就会过多的要求和命令孩子;喜欢用对错去评价孩子的父母,就很难开启多元思维去成长。
你愿意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在于你的选择。我相信每位父母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