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巨变时代里每一个茫然无措的人》来自公众号“蓝小姐和黄小姐”,这是一篇类似新年献词的文章,虽然在首发公共号上的阅读量还差一点10w+,但这并不妨碍我为它喝彩。
“蓝小姐和黄小姐”的受众应该是以75-85年生人为主,作者之一黄小姐也是70末80初的人,她有过报社编辑和记者的经历,曾在纸媒时代狠狠地锤炼过基本功,因此,她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或是戳准读者的兴趣点,或是直击读者内心的欢喜和哀伤。
关于写作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巨大变化、话语权快速更迭等一系列冲击面前,我们该如何面对。也许90后读者对这个话题兴趣平平,但,“我们”,一直在努力奔跑却越来越力不从心的中年人,却对此产生了强烈共鸣。
在这个年龄阶段,大多数人有了稳定的工作、可事业却似乎也已到了天花板;大多数人早已成家生子,然而时代飞驰,婚姻会受到外界力量的冲击,孩子的教育方法早已今非昔比;经济上,虽然靠之前的积累有了相对牢固的基础,但家庭财富的快速增长也已几乎结束,亦很难投身、甚至很难理解新时代的挣钱方式……
如此种种,让我们困惑、茫然。
这样的一篇文章,中年的你当然要看。
关于素材
在这篇文章里,素材分为主线素材和旁支素材。
主线素材是最近上映的热门电影《唐顿庄园》。选择《唐顿庄园》作为贯穿全文的素材有着独特的双重意义:其一,唐顿庄园故事的发生背景是1910年代,彼时,工业时代的巨轮挟裹着尘土轰隆隆而来,传统的贵族生活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这挑战,不正像40年高速发展,5G时代开启给我们带来的生活方式、社会意识的挑战吗?其二,《唐顿庄园》电影的上映,本身就是一种对旧时代的回忆。这也在提醒我们,往日不再来,当年追《唐顿庄园》剧集的人——你们老了,你们正在逐渐离开舞台中心。
因此,以这样的一个素材作为主线,既抓住了热点,为文章赋予了鲜活的商业生命力,又让写作的主题在1910年代的那个平行时空里找到了另一个自己,使其成为一篇有着深刻社会意义的文章。
旁支素材很多。很多。提到了身处最风头浪尖的那些弄潮儿们。
罗永浩。贾跃亭。董明珠。李子柒。李佳琪。薇娅……
人人皆知他们的故事,个个艳慕他们的成功。
于是,读到这些素材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轻松,有熟悉感,读者在阅读时,也许还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代入他们的故事中,或者短暂地幻想一下也许某天自己也会获得他们那样的成功——毕竟,这个时代机会无处不在。
这些素材又让读者舒服。
这些人分别代表着两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成功者大多已经逐渐走下舞台,而这个时代的新晋成功者——也终将走下舞台。
哦,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嘛。读者放心了,焦虑减缓了。
好的素材把氛围烘托得刚好,好的素材把读者吸得紧牢。
关于结构
文章的总结构分为大三部分。
首先从一个媒体人的离去入手,回忆了过去二十年里媒体圈的热闹,用具体事例向读者展示了那些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光。然后笔锋一转(同时在页面中用一张图片隔开),感慨了传统媒体的没落,引出第二部分陈述的主题——“时代真是无情”。
关于小结构,在第一部分里,也是巧妙的双线设计,讲述了两种死亡:纸媒名人大仙的死亡和传统媒体行业的死亡,一个个体和一个行业,循着几乎相同的时间线,走向同样的结局。令人不免同声一叹。
文章的第二部分,用具体的事例论述了什么叫做“时代真是无情”。此时,以最近上线的《唐顿庄园》为引入点,先叙述了工业革命时代的“无情”,再由工业革命,说到我们面对的互联网时代,主要从职业变化的角度进行陈述,同时举出了多个事例,加深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为我们厘清了现实,也梳理了我们的恐惧。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部分内容稍微有点多了,还可以适当删减一部分。)
第三部分。文章的最后一大部分是关于HOW TO的讨论,探讨“我们应该往何处去?”的问题,作者要负责任地对前文指出的困局做一个解答。
依然以《唐顿庄园》进行串联,从老太太Violet Crawley的身上,找到了三种做法:转念,坚守,理解和尊重人性。将这三种做法作为作者给出的答案。
在论述这三点时,着重叙述这位智慧长者的做法,同时在局部加入其他小案例辅以证明。这样的叙述自然、流畅、同时不失饱满性。
关于标题
客观地说,在轰轰烈烈的新媒体时代,“致巨变时代里每一个茫然无措的人”乍一看的确算不得多吸睛。
但仔细品读,你会发现它依然是一个了不起的好标题——
首先,这样的一句话里,自自然然地体现了“巨变时代”“茫然无措的人”这两个文章的关键词,文章主题一目了然,滴水不漏。
其次,这个标题虽然不是“你为什么会在时代里茫然无措”或“巨变时代里,茫然无措的你该怎么办”之类自媒体流行的问句式标题,但“致巨变时代里每一个茫然无措的人”这句话里是有重要暗示的:跟我来,我有解药。
最重要的是,这个标题自带一种坚定的力量,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它掷地有声地告诉读者,这篇文章是“我辈”的热血呐喊,是每一个平凡人主动投身时代洪流、不负此生的誓言。
关于开头和结尾
文章以2019年年末的感受和朋友圈的一条消息入手,将她周围小世界里发生的故事缓缓道来。就像冬日的夜里,她在你的面前放了一杯温开水,让你听她慢慢讲。
当然,越讲越激动,这些小事越走越远,越膨越大,直至带你看见整个时代。
——原来这个时代竟是这样。慌不慌?怕不怕?
没事,我有三个锦囊。放心。放心。
文末,作者走出电影,告诉大家:“你们知道么?现实中的唐顿庄园还在……”,并以此提振读者的信心:“真正好的东西必将留在我们的世界里,在书里,在人的记忆里。”
温暖,美好,有力的结尾。
后记:这是21天训练营的一道作业。虽然这个号里的很多八卦文章我都没时间看,但我对黄小姐的仰慕是一贯的,因为她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她把能迎合大众的内容和自己的独特思考如此完整、毫无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用最温和、最坚定的写法在血腥的自媒体战场中硬生生竖起了一面大旗,这是天分,更是功底。
什么素材,什么开头结尾,我想黄小姐在写的时候压根没想那么多。我猜,她只是拿起笔来,写。一气呵成。然后修改。
这就是功力。向她学习,同时允许自己走上一条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