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只要用心感悟,总能带给我们成长。困难不可怕,重要的是面对困难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勇敢的心,持续努力坚持下去,不枉经历一场,最终收获那属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1]
前段时间读到“十点读书”推送的一篇文章《你不需要忙,你只需要坚持就够了》,作者汤小小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坚持的重要性”。
作者提到:
最初全职写作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一上午坐在那里,中午吃食堂,下午继续写作,晚饭凑活,丢下碗接着读书…,每天工作八小时以上,从没有在凌晨两点前睡着过,躺在床上脑子里依旧是写作的事情。
如此整整半年时间,每个月至少十万字,没有周末,结果视力下降,每天焦虑不安,掉头发,长斑,脾气越来越坏,发表的文章也屈指可数,基本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成绩。
最后,调整思路,重新规划时间,每天两篇,只工作三到四个小时,其余时间做饭、读书、听音乐,如此坚持三年,越来越轻松,每年发表文章一千四百篇。
文章最后,作者说:这几年,我真的是越来越闲了,但我积累的东西却越来越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一直在坚持写,不管是两篇还是一篇,我从来没有一天放弃过。我坚持了五年,水滴石穿,铁棒也要磨成针了。
我们想走得更远,走得更久,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减负,而不是不停地把什么东西都放进包里。所以,不要以忙为标准,你忙,并不代表你努力对了方向。努力有时候,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唯坚持不破。只要你坚持了,不管忙还是不忙,结果都是一样的。
[2]
汤小小的这篇文章,带给我很大触动,因为写作一段时间以来,我遇到了自己的瓶颈期,虽然没有像她那么拼,但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持续的输入和输出,身体有点应接不暇。
为了锻炼写作,每天早起半小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失眠,早晨早早就醒来,睡眠严重不足,心情有点压抑、浮躁。
地铁里读书,周六日去书店读书,视力直线下降,最近看一会儿屏幕,眼睛就会很累,地铁里四十余分钟的读书被打乱,不能持续输入,心里干着急,可又无计可施,写作没有了积极性。
因为身体的原因,文章质量提升受限,对生活的敏感性降低,开始模式化坚持,有点自暴自弃。
看到汤小小的这篇文章,我有点豁然开朗,我知道自己有点太急切了,对自己太苛刻了,身体健康最重要,身体垮了,其它都不要去谈。
放慢节奏,持续坚持下去,别人3个月、1年成功的,我可以3年、5年,只要坚持下去,我相信,我终可以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3]
无独有偶,公号“选择自己”最近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越忙,越要停下来》。
作者Kyle在文中说:
如果没有脱离奔忙的勇气,勇敢的停下来,换个地方,换个思路,我可能还是在原来的负面情绪中无法逃离,恶性循环。
停下来不是放弃,而是补充能量,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重要的事情,不追求面面俱到,只要求自己抓住关键。
萧秋水和Kyle说:“Kyle你很多事情都想努力做到更好,但是更重要的是学会取舍,人生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你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
[4]
两篇文章,为面临写作困境的我打开了一条新思路,生活又往前迈了一步。
一是停下来,找到自己的节奏。失眠、视力下降这些身体的直接罢工,就是在告诉我,该缓一缓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人不能和自己去争,越争身体越吃不消,反而适得其反。也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停下来,调整方式方法,会更加轻松、更有成效。
二是找准方向,持续坚持下去。汤小小用五年的时间走到今天,只因她持续坚持从未放弃过。反观自己,写作进入瓶颈期,坚持也许很难,但无论怎样,我一定会保证每周三篇的更新,平稳度过。生活可以慢,但只要坚持,定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三是宽容待自己,可持续发展。“所谓成长,就是渐渐温柔、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安静中渐渐体会生命盛大”这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句话,然而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忘了自己,和自己较真儿,到头来也终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错的,只有与自己和平相处,安静中细心经历,才会更加有味有为,走得稳重,生得坦然,活得自在。
无论怎样,焦点已定,我会持续坚持写下去,不和别人比,只用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向着更好、更和谐、舒适、轻松的自己迈进。
其实,不仅写作,任何事情都如此,倘若你因为某件事情,也遇到了瓶颈,不如停下来,放慢节奏,重新找找焦点,找准了,只要去坚持就好,不要太强迫自己,生活哪有那么多苦大仇深,人没有三头六臂,也无须面面俱到,根据焦点,慢慢去坚持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