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孩子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名老师,每天我们与学生打交道;作为一名家长,每天我们与孩子打交道。因此,我们免不了要有一颗童心,拥有一份童真,去收获一份童趣。
今天,在兄弟班上科学课,下课铃声响后,我像平常一样给学生布置完作业走出教室。刚出班门口三五步,郑向阳同学跑过来,笑脸迎面地说:“老师,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吧?”我心里思忖着:这个平时有些调皮的学生会给我讲什么笑话呢,想着想着就激动的说:“好们!”他给我讲的是关于“1+1=?”的故事。一个孩子在课上的一个问题:“1+1=?”,回家问了爸爸、妈妈和哥哥,而他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显然没有听到这位孩子所问的问题,因口是心非的应付孩子所提的问题,而答错了。去学以后,这位孩子将爸爸、妈妈和哥哥们所说的话,顺溜似的告诉了老师,老师一脸既无奈又惊讶的表情。这个故事讲完之后,我随之哈哈大笑地回敬学生说:“谢谢!”然后,我心里立刻呈现:这明明就是一个笑话背后隐藏的不专注育儿的问题,孩子的成长被忽视的问题。我没有问这位同学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个笑话的,难道只是一笑了之吗?我想:他能给我讲这样的一个笑话,说明他的内心深处应该是需要被家长或老师关注的,而不是对于他们的一切,我们总是口是心非的应付了之。
随着岁月的流逝,孩子们一天天的长大,我们却一天天的变老。你是只看到孩子的背影,自己与他们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是与孩子们一道成长,收获童心、童趣与童乐呢?
幸福的我们都应会选择后者,因为,孩子的明天与幸福关系着一家人的明天与幸福。即便是以后他们各自成家,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的幸福与不幸都将会于我们紧密相连。因此,我们需拥有一颗童心,跟随孩子的乐趣去追随他们的成长的脚步,在收获快乐的同时,去感受那份童真的美好。
陪伴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应是父母或老师应具备的职责与能力。成人的世界不应是只有物质、家庭琐事或工作等,我们应更多的关心孩子的成长,关心我们下一代人的命运。因为,他们的明天就是我们的未来,换句简单的话说,他们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只有学会蹲下来看孩子,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身上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需架起一座与他们沟通的桥梁,这桥梁可能是理解,可能是信任,也可能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或是一个关注的眼神等。这样,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样,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遥遥不可解决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会迎难而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校是促进孩子成长的摇篮。曾经有个伟人说过:“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充当社会发展路上的一块合格的铺路石。”让我们家校携手,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与他们一起进步,共同成长,做一块合格的铺路石,做一名合格的父母,做一名称职的老师,认真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与发展,去拥有一颗童心,感受一份童真,收获一种童趣。
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让我们来一起诵读左河水大师的《铺路石》做为共勉:
《铺路石》(左河水)
献身大道跨长空,烈日冰霜伴夏冬。
承踩扛压迎送乐,为因大众一前程。
感谢您的共读与共勉!
葛寨小学西区 陈晓玉
20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