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平常成绩好,但是考试时总会因粗心而写错几个,多数学生当看到试卷上的错误会恍然大悟,并改正错误,问他们:“为什么自己本来会做的,也会弄错?”学生无不回答“当时太粗心了”“我没看清楚这个词”或者“我以为题目是说……”“我当时太紧张了”等等。在小徐老师看来,学生在考试中犯的任何错误都是有原因的,而真正的原因绝不能仅笼统的归为“考试紧张”或“粗心、马虎”等,而是和学生日常的做题习惯、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等有关。
一、所谓的考试粗心,马虎是因为日常做题习惯不好。
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是提高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做题要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1、书写认真、规范的好习惯
很多孩子日常练习时,书写就极其不规范,在写字或抄数过程中,将应该写对的字和数抄错,造成失分。
例如:将数字“0”抄成数字“6”,将单位“厘米”写成“米”等,这种小错误在日常做题会出现,同样在考试中仍然会出现,所以在日常练习中一定要养成书写认真规范的好习惯,减少出错率。
2、读题走马观花,不注重细节,因此要养成认真读题找出题眼的好习惯。
很多学生将“选出答案中不正确的一项”读成“选出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在读“下列哪些答案是正确的?”中的“哪些”没注意,因此将“多选题”做成“单选题”,还有的忽略“说出最重要的原因”中的“最重要”三个字,因此造成答案不准确等等。
任何题都有是“题眼”,“题眼”就是告诉你答题要点,在没找出“题眼”时不要轻易下笔写答案,每个题的题眼不一样,要练就认真读题,熟练找出题眼的好习惯。如下图所示:
3、缺少验证答案的过程造成低级简单的错误,因此在做题时,对于好验证的题目要及时进行验证。
很多学生在写出答案后,不去验证答案的准确度,对语文来说,对于简单的考查字词的题,要写完的同时,回头看一眼,有没有笔误,时间很短但可以极大的减少错误率。如下图所示:
二、所谓考试紧张,粗心等毛病都和掌握知识点的熟练程度有关。
“紧张”是因为“自信心”不足,自信心不足是因为自己平时学得不够扎实,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并不能保持信心满满的自信状态,因此当面临考试时,想到自己知识上还有很多漏洞,就会很紧张。而熟练的掌握知识点就可以树立自信心,有效缓解紧张的情绪,还会避免出错率。
古人云“熟能生巧”,当知识点熟练到一定程度,出错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例如“1+1=2”这样的题目,没有一个同学会出错,还有一些常用字,因为练习的多也很少出错,所以,除了做题习惯不好,书写或做题不规范造成的出错,其它的错误根源基本都是源自对某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学得不扎实。
对数学而言,有些同学会因为背错“乘法口诀”而计算出错,有的同学会因为忘记“借位”和“进位”而出错,还有的因为没理清已知条件与末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而出错等等,都是因为对此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所致。
对语文基础知识部分而言,写错字、填错词也好,按课文填空丢字落字或者窜写等常见的毛病,都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所致。如下图所示:
解决知识点掌握不熟练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这些易错的知识点整理成错题集,不断的强化练习,增加其熟练程度。
三、除此之外,语文阅读理解是学生出错高发的重灾区,经常会犯答案要点不全,答案不规范的错误,原因在于一方面解题思路不清晰,不知道此类题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另一方面在结合文章解析答案方面还不够熟练。解决就在于要从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并提高结合文章本身去解析答案的能力。
例如,解析重点句子或语段的作用,答案角度要涉及“内容”“结构”“表达效果”和“写作手法”四点,再结合文章本身从各个角度进行解析。如下图所示,有些同学经常忘记从全文的角度来分析结构上的作用,造成减分,实则还是对此类题的解题思路不明晰造成的。
总之,中小学期间基本老师教什么知识,平常练什么题,考试就考什么,知识点掌握越熟练,出错率就会大大降低。同学们可以将知识点不熟练,掌握不牢固的地方检索出来,一一进行归纳梳理,强化练习,不断增加其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即可,同时要养成规范书写,认真读题和随时检验答案的好习惯的话,基本在考场中就不会出现会做的题也出错的所谓“紧张”“粗心”等问题。
(文:指尖教育帝国;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