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意,最本源,也是最重要的的一个技能,一个有戏剧张力的立意马上就能吸引到读者。《进击的巨人》原作非常糟糕,画工粗糙、叙事凌乱,但是因为立意新颖,创意独特,所以《周刊少年magazine》还是把大奖颁给了作者谏山创,这就是立意的价值。
2,人物,主角光环有时候可以影响整个故事,最明显的就是《秋日传说》,一个美国版的乡村爱情故事,因为有大帅哥布拉德皮特的加持,顿时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其他闪闪发光的角色你能举出几个?楚留香,杨过,还是《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那个登徒子张小敬?
一个好的人物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与代入感。
3,主题,一个好的主题才能吸引者撩拨读者,使他们有阅读的兴趣,探险(盗墓)?谍战?侦探?犯罪?还是家庭伦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偏好,一个明确的主题,就会马上吸引到一群喜好此类主题的读者。
4,结构,一个最难把握的东西,一个优秀的作家能把故事线埋的很好,在保持张力和叙述节奏的同时,又能保证结构的完整,让人认可故事的合理性,真实性,而不是有缺损感。
5,场景,马伯庸在写《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先细细研究了唐人的生活细节,并记下详细的笔记,虽然还是有错漏,但是故事中场景的细节到位,真实的描写才能让故事更丰满。摘录两段如下:
李泌捏紧缰绳,骑马在大街上疾驰。此时还没到上灯放夜的时辰,但长安城的居民扶老携幼,早早涌上街头,和蒙着彩缎的牛车、骡车挤成一团。诸坊的灯架还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而灯下的百戏已经迫不及待先开始了表演。一路上丸剑角抵、戏马斗鸡,热闹非凡。空气中浮着一层油腻腻的烤羊香气,胡乐班的春调子飘向远方,与歌女们遥遥传来的踏歌声相应和。
这只是一处小小的街区,在更远处,一个接一个的坊市都陆续陷入同样的热闹中。
长安城像是一匹被丢进染缸的素绫,喧腾的染料漫过纵横交错的街道,像是漫过一层层经纬丝线。只见整个布面被慢慢濡湿、浸透,彩色的晕轮逐渐扩散,很快每一根丝线都沾染上那股欢腾气息。整匹素绫很快变了颜色,透出冲天的喜庆。
张小敬没有把他搀扶起来,也没有出言讽刺,他摩挲着脚边细犬的顶毛,缓缓仰起头。视线越过姚汝能的肩头,看向远处巍峨雄伟的大雁塔,眼神一时深邃起来。“汝能啊,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过大雁塔顶吗?”姚汝能一怔,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那里有一个看塔的小沙弥,你给他半吊钱,就能偷偷攀到塔顶,看尽长安的牡丹。小沙弥攒下的钱从不乱用,总是偷偷地买来河鱼去喂慈恩寺边的小猫。”
张小敬慢慢说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姚汝能正要开口发问,张小敬又道:“升道坊里有一个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他选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饼刚出炉时味道极香。我从前当差,都会一早赶过去守在坊门,一开门就买几个。”他啧了啧嘴,似乎还在回味,“还有普济寺的雕胡饭,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们偷偷加了荤油,口感可真不错。”
“张尉,你这是……”
“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好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置个产业,娶妻生子,彻底扎根在长安;长兴坊里住着一个姓薛的太常乐工,庐陵人,每到晴天无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桥上吹笛子,只为用月光洗涤笛声,我替他遮过好几次犯夜禁的事;还有一个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她练舞跳得脚跟磨烂,不得不用红绸裹住;哦,对了,盂兰盆节放河灯时,满河皆是烛光。如果你沿着龙首渠走,会看到一个瞎眼阿婆沿渠叫卖折好的纸船,说是为她孙女攒副铜簪,可我知道,她的孙女早就病死了。”
说着这些全无联系的人和事,张小敬语气悠长,独眼闪亮:“我在长安城当了不良帅九年,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他说到这里,语调稍微降低了些:“倘若让突厥人得逞,最先失去性命的,就是这样的人们。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会尽己所能。我想要保护的,是这样的长安——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6,写作风格,一个作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例如我小时候很喜欢看的郑渊洁童话,虽然郑渊洁的文字功夫不见得有多好,但是却是一位非常有风格的童话作家,他的童话不啻为一个孩子逃离压抑的学校生活的一个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