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二中午,学生在餐厅就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挺坏的事儿。
那天,数学老师在校值班。我正在吃饭,数学老师告诉我,两个孩子打架了。我还没起身去看,两个孩子来到了我跟前。看到他俩,我挺惊讶。这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都不是惹事的主儿,还都是我们班学优生队列的。我先问他们吃完饭了没有,他们摇摇头。我交代他们先吃饭,吃完饭到我办公室去一趟,我问问情况。
吃完饭,出了餐厅,我在路上遇见了这件事情的男主角——刘翰霖同学。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是个脑筋清楚的,三两句我就听明白了。当时他吃完饭了,有事要跟这个女孩子说,就往那个女孩子那儿跑。那个女孩子先前吃饭的时候,把饭洒了,凳子也弄脏了,她又领了一盒饭在吃。因为凳子弄脏了,那个女孩子是站在那儿的。结果,这个男孩子跑过来,踩到了地上的饭,脚下一滑,他摔倒了,把女孩子也给绊倒了。女孩子站起来,踢了男孩子两脚。说完,男孩子还找补了一句:“所以,我没还手。”
我问他:“你觉得,你当时做点什么,或者说点什么,可能,你就不会挨这两脚了?”
一开始,这男孩子估计没听懂我在说什么。我又说了一遍,他才说:“我应该跟她说对不起。”
我说:“可能。”
“那我一会儿去跟她说对不起。”那男孩子说。
我和这男孩子分开,等我到办公室的时候,那女孩子也来了。我听着女孩子把事情的经过又讲了一遍。大致内容相同,只是讲述者的身份不同,立场也不同。
听她讲完,我告诉她,那男孩子是有事要跟她说。我问她:“你觉得,他是故意要绊你的么?”
她想了想,摇头:“不是。”
我又用了同样的问题问她:“你觉得那男孩子应该怎么做,你就可能不会踢他一脚?”
“他应该慢慢走过来,这样,就不会绊倒我了。”
“可是,很不幸的是,他没有慢慢走,绊倒了你。你觉得他怎么做,你可能就不会踢他?”我继续问。
“他应该跟我说对不起。”女孩说。
“好的,你们俩的事儿,还是得你们解决。现在,你去把你的想法,说给他听。顺便问问,他找你什么事。”
“老师,我也去跟他说对不起。”女孩子离开前,这样跟我说。
女孩子离开了。我还是有些震惊,女孩子说“他应该跟我说对不起”,男孩子也说“我应该跟她说对不起”。我在想,是不是这男孩子如果真的第一时间跟这个女孩子说“对不起”,就真的能避免这一场纷争?或许会吧。
“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礼貌用语,学生都会背,但有多少孩子能在自己的生活中主动用呢?这件事后,我在班里讲了这件事,并询问他们,自己是否能主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班里有34个学生举手。这个结果还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因为平常班级氛围还算和谐,像这样的事,实在是少之又少。不过,既然有了这样的事,就不能让他白白发生。我提醒他们;礼貌用语,不光要会背,还要会用。不光能赢得好朋友,关键时刻还能避免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