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哪种设计,手绘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因为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可是个连螃蟹都画不好的人,所以小时候总是很羡慕那些会画画的人。那些一开始看上去毫无关系的线条到最后一步一步变成了一个图案或者一幅画,这样一个神奇的过程让我很着迷。
到后来自从主动跳进了工业设计的坑,才算是真正接触到学院派的美术教学,也就是素描、色彩和速写三大块,也可以画出不太复杂的结构素描以及静物色彩了(学期末还拿到了90+分~)。可是,自己是一个很懒的人,如果没有考试的压力其实自己也不太乐意去画画,因为实在是不想收拾画完一幅画之后的一片狼藉。
但是,手绘这种东西和写代码性质是一样的,大神们的做出来的成果看了太多,甚至每一次都忍不住跪舔,但是对于自己的本领还是没有多大的长进。总而言之,绝知此事在躬行。
我也得承认其实自学手绘都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因为在学习初期你必须要克服自己对于「画的这一坨五彩缤纷的翔」的失落感,你甚至也不好意思PO在朋友圈或者INS上。而且,这种失落感要维持很长很长甚至是几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可能你就已经有了无数个想要放弃的年头。量变终究会产生质变,等到基础足够扎实了,等到画出来的东西像说一句话一样容易并且足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那一天,才能真正收获到手绘带来的快乐。
关于如何画好手绘呢,我稍微总结一下,主要是分为三块:
1.观察
完美的去自然而然的绘画的方法只有一种。与技术和技巧无关、与美学与理念也无关。它只与正确的观察有有关,我指的是调动所有感官对各种各样的对象进行物理接触。——尼克莱代斯
很多初学者都忽视了观察的重要性,你和大神的差距往往就是在细节的表现上。我并不觉得过于强调比如透视结构光影等等画法是一件好事,但这些方法归根结底是源自于你的观察。如果你连一个物体的明暗交界线都看不出来,你又怎么能画好光影素描么,难道是依靠你强大的脑部能力么。
学会观察的还有一点意义在于,可以改变你对一件事物的刻板印象。比如,说到云,很多人第一感觉是白色的,于是你画了一坨白白的云在你的画纸上,活像小学生的大作。如果你自己观察就会发现,其实天上的云并不是纯白色,不同厚度的白色程度也不同,明暗部分的颜色也不同,如果天气足够好的话还可以看见一些反射的蓝天颜色。
2.线条
自然界中是没有线这个概念的,人看东西,首先是看剪影,素描也可以帮助你完成这方面的锻炼。我们看到的所有物体,其实都是标准几何体的拼接组合形成的。线条的练习可以帮助了你拆解事物,比如饮水机是不是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立方体?素描就是把复杂的物体几何化这样一个过程。
线条的练习还真是没有什么捷径,多画才是硬道理。特别是在画速写的时候,在掌握了基础之后,还是尽量少使用铅笔,直接用速写笔画就好。因为画上去就不能修改了,所以你的每一笔都必须分毫不差,否则就重画。有时候,能力都是逼出来的,这话一点都不假啊。
3.色彩
初学者其实都不太敢用色,然而只有色彩才能表现事物的立体感,才会更加鲜明。色彩其实很复杂,但是绝对是建立于素描上对明暗的把握的基础上的。我画色彩的时候其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苹果其实都是调了五六种颜色来画的,虽然真的是「一坨五彩缤纷的翔」,但是也要比「一坨颜色单调的翔」好看立体的多了。但是怎么用色其实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学问,甚至这是与人的一些天赋有关的。我自己也并不称得上是色彩敏感度很强的人,所以还是要靠不断的观察和分析来解决。
在这里顺便科普一下一个画家,Maja Wrońska,他的画属于暖色明快型的,但是色彩运用的真是特别好。附上[作品集地址]。
最后,关于锻炼创造力的问题,知乎上的ONE-ENO有个关于手绘的回答就很棒,因为版权问题不搬运过来了,作为手绘进阶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