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成长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应该心无旁骛求真知、长见识,涉猎广泛知识,在党和国家的关爱、学校老师的指导、互联网的辅助下,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要学好思政课和爱国主义教育课,学习中华文明发展历史、党和人民的百年奋斗史,认清自己的根、知晓走过的路;要学好学科基础课,为无限的可能奠定理论基础、打好成才地基,为将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科技、人文、国防等领域再立新功作铺垫;要学好社会实践课,做用科学知识托起乡村振兴,托起我们现代化的中国的青年一代。
读书学习是青年党员干部最好的“正心剂”“壮骨方”,可以锤炼坚定之志、补足精神之“钙”。回望习近平同志梁家河的“青春足迹”,正是靠不断阅读、不断体悟,萌发了坚定信念,树立起远大理想。青年党员干部也要秉持“开卷有益”的成长导向,把学习作为人生“必修课”,让一切有益知识、优秀文化“入脑入心”。要在读书中感悟初心、寻找使命,校准人生定位,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把“总钥匙”,砥砺追求理想信念。要用读书砥砺“自律”之心,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系好青春出发的“第一粒扣子”。
少年当立凌云志,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精神长城的守护者和捍卫者,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长治久安和稳固发展。我们要为青少年精心烹饪“色香味”俱佳的思政课“精神大餐”,匡正其人生道路的方向标,确保一代代青少年健康阳光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