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6》真的好看吗?
不得不说,作为一名90后,《碟中谍》系列可以纳入我的好莱坞启蒙影片。
那时还不懂得去电影院,也没有爆米花,更不懂得谈恋爱。只会在安静的教室里,将耳机线从宽大校服的袖子里穿过,手做托腮状,用三根手指掩藏着戴进耳朵的耳塞,然后将MP4放在书上,为了不引起老师的怀疑,还经常装模作样的握着一支笔。
这就是我看《碟中谍》前四部的观影环境。
也正是在这这样环境下,看过的电影不会轻易忘掉,至少不会像现在,出了电影院,就只剩下满嘴的爆米花。
于是在《碟中谍》前四部中,最成熟的《碟中谍4》便成了我心目中的经典。
由指导过动画电影《钢铁巨人》及《超人总动员》导演布拉德伯德的加入,让影片环环相扣,条理清晰,也让阿汤哥历尽千帆,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当时,拿着Iphone4千里追凶的阿汤哥是酷的,这种酷不来源于阿汤哥的外型,也不是手里的Iphone4,而是明知有沙尘暴来的前提下,依然有“虽万人吾往矣”的决心,伊森亨特孤胆英雄的形象,便建立了起来。
而这个情节在影片中也是合理的,因为在追逐戏中,双方必然是你死我活,在漫天黄沙中,伊森亨特劫后余生,“望尘兴叹”。在我们为伊森亨特惋惜之余,伊森也为我们奉献了一幕经典桥段。
《碟中谍》系列如何拍,方可超越经典,作为影迷,我一直在思考,阿汤哥也在行动,然而现实却令人大跌眼镜。
在《碟中谍6》里,亦有一段追逐戏,然而这次的追逐,却显得冗长。
此前的铺垫是在与上司唱了一曲双簧之后,证实了反派,然而CIA主管智商下线,导致反派却莫名逃脱。
之后阿汤哥便开始了长时间的跑酷。
老实讲,这段跑酷的技术难度要比《碟4》那段只增不减,在楼宇中飞檐走壁,自如穿梭。然而观影体验却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在跑酷的过程中,至始至终,都没有与反派产生互动。互动不一定指台词。而是伊森亨特在追逐的过程中,不会担心被反派暗算,反杀,从而也就没有性命之忧,观众的紧张感与代入感也会变差,从而将追逐战变成了彻彻底底的跑酷。从剧作的角度,与《碟4》高下立判。
同理,在结尾的引爆器争夺战中,反派其实并没有给阿汤哥制造过多的困难,阿汤哥主要的困难来源与地形。缺少了反派的动作戏,也就变成了阿汤的绝地攀岩。
其实剧情的问题还主要不在动作戏上,毕竟文戏不够,难度来凑,只要动作戏难度够大,还是能抓住很大一部分观众的眼球。
但最关键的问题就出在整部电影中,剧情与动作戏的主次关系倒置。
在一部好的动作电影里,动作戏可以作为剧情矛盾的爆发点,通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打斗,不顾一切的暴力来彰显主角的人格魅力,用英雄式的凯旋来释放观众的情绪。
当然有些动作片也会通过前面的动作戏为最后的情绪作为铺陈,但无论如何,动作片需要剧情来将动作与打斗合理化,观众的情绪也需要考剧情的铺陈去引导,去积攒,从而在影片结束时,得到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
而在《碟中谍6》中,剧情反而变成了动作戏的注脚,有些过于剧情过于简单。比如在阿汤哥为了吸引警方注意而与警察发生的追逐戏中,全程缺乏与队友的互动,因而导致最终的逃生也莫名其妙。队友怎么知道他会从哪里跳下去的?
当然这个桥段与《谍影重重》中桥段极其相似,甚至可以说这是创作者有意为之。
在《谍影重重》中,伯恩确实在这段戏中没有台词,但由于之前剧情铺垫到位,在追车途中,镜头的信息也足够丰富,因而不失为经典。
在《碟中谍6》某些桥段中,甚至出现了动作戏让人看得一头雾水之后,剧中角色才会解释刚才发生了什么的情况。例如女主角驾驶摩托刺杀反派的桥段。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处理不可行,而是说在缺乏铺垫的情况下,这样的剧情处理就像一个晚上不写家庭作业的学生,第二天到教室去补作业一样。这样的学生没有人会认为他一个好学生,这样的剧本也不会是好剧本。
当然,我们始终要承认,阿汤哥在《碟中谍6》中付出的努力,不比《碟4》少,《碟6》的拍摄的技术难度,也高于《碟4》。然而在失去剧情的有力支撑后,动作电影,也只能变成一幕幕不相干的特技表演。
为什么《碟中谍6》会变成现在这样?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过在这里,我们可以找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与《哈利波特》作类比。
《哈利波特》与《碟中谍》虽然题材不同,但他们的相同点有很多,比如均为顶级热门IP,跨度超过了十年等,除去这些显而易见的相同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或多或少绕开了好莱坞的电影机制,这也是我那两部电影做类比的原因。
在好莱坞商业电影体系中,各个角色分工明确,并各司其职。制片人在选择好剧本后,向投资公司申请资金,并负责招揽演职人员。
之后制定出完整的拍摄计划,各部门按照计划分工,执行。这样做的的目的,正是让一个有价值的商业片剧本,只要注入足够量的投资之后,依靠好莱坞的生产模式,即可产出一部不错的商业电影。
而好莱坞模式的精髓,在于部门之间可相互平衡,制约,使得无论纸片,导演,编剧,演员都有各自的发言权。因而出品的电影,通常质量稳定。
《哈利波特》系列,因为原作者J. K. Rowling在该电影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缘故,使得上述平衡被打破。当然J. K. Rowling铸就了《哈利波特》,这点毫无疑问。但是如今回头看来,《哈利波特》系列指导次数最多的,是导演David Yates。
坦白讲,David Yates并不是一个出众的导演(至少比起被J. K. Rowling辞退的斯皮尔伯格不是),然而他之所以能在《哈利波特》电影系列中导演里做的最久,是因为他懂得迁就J. K. Rowling,也懂得平衡投资方华纳与J. K. Rowling的利益矛盾。
《碟中谍》系列《哈利波特》出现的问题类似,只不过这里的主角将J. K. Rowling换成了阿汤哥。
从《碟中谍1》开始,阿汤哥便参与了影片制作,投资,同时也是当仁不让的主演,可以在《碟中谍》系列中,他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于是在拍了20年之后,最能迎合阿汤哥,最愿意妥协阿汤哥的人,也最容易成为导演,于是与阿汤哥合作过《侠探杰克》,《碟中谍5》的Christopher McQuarrie,也就成了《碟中谍6》的不二之选。同时也是《碟中谍》系列第一次与上一部使用同样的的导演。
《碟中谍6》如此集大成式的动作戏与一塌糊涂的剧本,也就不奇怪了。
当我们在看《碟中谍6》时,我们在看什么?
如果你问身边的朋友这个问题,他们一定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如下答案:“看阿汤哥呀!”“看动作呀!”“看特效!”“看着爽呀!”
似乎说起《碟中谍》,我们早就忘了它其实是一部谍战片,也没有人会去提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于是我们的观众买了票,进了电影院,看着荧幕上老而弥坚的阿汤哥,对他的观影期待是一种典型的猎奇心里,只是想看看阿汤哥这次又会玩什么新花样。
当你对电影只是出于一种猎奇心里时,那么和看AV就没什么两样。
在看完电影之后,打开手机,发现原来阿汤是真的在跳伞呀,就如同证实了AV中看到的36D是真的一样。于是乎更加满足的从电影院走出去,经过不断的自我美化与颅内高潮,打开评分网站,打了一个高分。
翻开电影评分网站,高票的影评均为幕后花絮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名《碟中谍》系列的影迷,也不仅仅满足于这样AV式的快感,希望阿汤哥不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毕竟再刺激,走出影院之后,依然不会感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