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句庸常的诗句来开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庸常如此,以致于我们常常忘了它。如果偶尔引用,也显得毫无见识。可正是在庸常之中,我们浑浑噩噩,自以为是。或者,困惑无解。
前些时候,有同事问我手上有没有《江城》。我没有。其实这本书火了好几年,我也听说颇有些读头,但一直没有去买。这回被问起,于是起念去买了一本。才发现这本书已经印了N次N多册。就是说,这实在是一本经过了检验的书。
事情很简单。作者彼得·海斯勒是美国人,中文名何伟,1996年是作为志愿者来到四川涪陵(现在属于重庆)做外教。他在那里呆了两年,然后回美国后写了这本书。江城,便是指涪陵。其中的细节,我就不重述了。因为这本火了好几年的书,大概好多人都看过了。
我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在于文字如何,也不在于一些人说他带着有色眼镜。而在于,它以另一种视角,观察和叙述我们熟悉的生活,生活在其中的生活。这一点,很有意思。20年前的江边小城,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任何人,在熟悉的环境里呆得久了,就会麻木了,见惯不惊,然后什么都看不到。但一个新来乍到的人,来自于另一种文化中的人,就能看得更清楚。他可能大惊小怪,甚至先入为主,但毕竟是另一种视角。这种视角足以让我们震惊和反省。这是中国人读《江城》的最大的价值所在。
然后,我又读了彼得·海斯勒另一本书《寻路中国》。他驾着租来的汽车,沿着长城漫游,观察农村,与农民们交流,然后,他又去了浙江丽水,观察那些迅速得有些畸形开发区。农民们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开发区……这正是当下中国人口流向,或者说发展的现状。是路,又不是路。寻路,又很难说寻到了路。而我们,被裹挟在这条路上,很多时候浑然不觉。彼得·海斯勒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站在旁边审视的机会。
这两本书,是非虚构的纪实文学,但明显异于那些宏观的讲述,也不是简单的游记。彼得·海斯勒是融入了其中的,他生活在其中,与笔下的人物一起琐碎地生活、交流,却又能略微退一步,拉开一定的距离去观察。这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素质——真情地生活其中,然后退开一步冷静地看清楚。
显然,从彼得·海斯勒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自己生活的某一种真实,也足以反省。但这并不是要判定优劣。所有的生活真相,其实都是现实的选择,甚至是没有选择。我们不必过于纠结,因为历史最终后自行抉择。哪怕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在读完两本彼得·海斯勒之后,我读了郝景芳的长篇科幻《流浪苍穹》。人类的登陆火星之后,一群人反叛了地球,成了火星人,建起了与地球完全不同的社会体系和生活方式。多年之后,一群火星孩子到地球留学归来,发现自己陷入了困惑:到底是陷在商业社会的地球人更自由和幸福,还是被捆绑在系统中的火星人更幸福?其实没有答案,只是视角不同而已。而且,不管是地球人还是火星人,其实都没有其他选择。
洪水从天而降,火星将开创新的历史。这是火星人的选择,也不是他们的选择。当所有的积聚达到一个高度,一切应运而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