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文字之前,是删了好多话的。因为我始终无法在开头用有限的篇幅很好的概括这座城市,且短暂的旅途对我来说只是初识。
不过这样的初识,属于一见倾心。
上海很大,从庞大的交通网络感觉得到。从火车站到酒店坐的班车,惊讶的是竟还是由车上售票员人工售票——每人两元,还给你撕一张小票。途中,看看站在我旁边的男子。三十出头,发长,清瘦。简约灰色外套,日式双肩包,架着单边眼镜。总之给人的感觉,就算不开口也猜得出是说上海话的。几站过后,车上上来三个女人,聊到热火朝天,即使内容未知(因为那是一种我真的一个字都没法听懂的方言,大概是来自福建一带),但三人仅凭音调就可轻易获得瞩目。身旁的那名男子,也默默注视着她们。三分好奇,三分无奈,剩下的,应该是属于他自己的冷淡和呆滞吧。你别说,到真没看出我以为的轻蔑。
住在外滩附近,位置绝佳。若选择坐车,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西洋式建筑,风格古典但并不破旧。若是步行,还能发现巷子里总落了那么几家当铺洋行和百年老店,耐人寻味。
刚到上海,迎接我们的竟是一场中雨。这本该是无奈的雨,现在看来,真是眷顾。
本该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在雨中安静了不少。往日的喧闹被一点点浇灭,这个时候,你能看到更多真实的上海,留下的是本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这样的傍晚他们穿越这里,不过是为了日常的工作和生计。而我穿行这里,不会害怕担心,因为只需要在伞下,盯着前面你的脚步,就定是对的方向。
有时会想,人们有共通的情感,究竟是与生俱来,还是因为相互影响?就像雨总会让你想要思念,虽然你本无优伤。我喜欢这样忧郁的上海,朦胧中优雅的样子,恰是我的念念不忘。
不看外滩的夜景,永远不算认识上海。傍晚从东方明珠塔下来,骑车沿黄浦江的岸边走,道路干净舒适,偶遇跑步散步的行人,沿路鲜花绿树掩映,高楼大厦林立,万万没想到在大上海能获得这翻惬意。夜色降临登船游江,沿途饱览“最上海“的夜景。一岸是万国风情的十里洋行,另一岸是闪耀壮丽的地标建筑。被忘不见尽头的璀璨灯火环绕,仿佛自己就站在世界中心。这一刻,你对上海即便再多的质疑都会瓦解,仅是此景,就会让你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把毕生理想和奋斗寄托在这座城市。第一次站在这里,迎着风,映着光,还真是忍不住说出对面高楼LED上的大字:Hi,魔都。
翘首以盼,不虚此行。仿佛这次初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欣赏你的高贵但不高傲,喜欢你活泼中藏着优雅,敬佩你跨着最前沿的步伐,又不忘紧牵着历史的绸带。这个上海,比我想象的温柔。此别,是为了更好的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