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带给一个人什么呢?
我想用电影《卡萨布兰卡》里的一句话来表述——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读书很少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不会像电视剧一样在你看完以后会马上心生感触;
它不会像励志的鸡汤视频一样让你在激荡振奋的音乐里有了三分钟热度,然后逐渐消退热情;
它不会像整容一样一场手术就能够让你更换皮囊,引人注目;
更多的时候,读一本好书它带给你的影响像张爱玲讲的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那样,让你跨越时空与作者的灵魂对话,渐渐改变自己的气质;
更多的时候,读书带给你的是学会忍受孤独与寂寞,让你自己的智慧像刘向讲的那样:“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得到增长;
更多的时候,它会让你遇见在这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的社会里的那个一。
这个浮躁的社会,太多的人想要一夜暴富,想要功成名就,想要位极人臣,但是他们只知道:互联网的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却不知道还有一句话有文化的猪可以飞得更高更远。他们只知道:那么多不读书的人都成功了,凭什么我不能?他们不知道:上学和读书是两回事。成功的人可能会辍学,会放弃学业,但是没有一个人会说他不读书。
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讨厌胡歌?有网友的回答是为什么要讨厌一个十年之前是李逍遥,十年之后是梅长苏的人呢?换我来讲,为什么要讨厌一个演技一直有,却一直谦卑称呼自己为演员而非明星的人呢。
所有人都知道他出道即巅峰,却在最火的时候遭遇车祸。那些常人都难以忍受的毁容痛苦,作为一个演员他却选择乐观的微笑。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学习。《如梦之梦》里,他是五号病人;《琅琊榜》里他是梅长苏;《猎场》里他是郑冬秋......所有的角色他都演的如此深入人心。
可是鲜有人知道在《琅琊榜》播出,胡歌又火了以后他却激流勇退,选择出国进修,继续读书提高自己。
在《朗读者》里,他朗诵《哈姆雷特》的片段:“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从始到终,对于他来讲,这也是一个问题。
但是车祸没有击垮他,磨难没有击垮他,读书赋予了他新的灵魂与气质,十年前的李逍遥意气风发,十年后的梅长苏沉稳内敛。
一而再,再而三的读书并没有像其他人认为的那样影响他的演艺事业,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将他的演艺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亦让胡歌的人生愈发精彩。
读书有何用?读书可以让你遇到自己想要遇见的人,可以让你变得更成熟内敛,可以让你变的智慧,可以让你的人生蜕变新生。
正如篇首讲的一样: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