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有感
都说当班主任是一门艺术:怎样做好班级管理,为班级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怎样真切地关爱学生,怎样以人为本的教育学生······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对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有很多的困惑。笨笨的人用笨笨的方式学习,《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这本书,是我早在叙事者的群里看到老师们也在看的书,于是趁着假期,赶紧买回来学习学习。
书中写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复杂的,要应对这种挑战,不仅需要极大的耐心、爱心与责任感,更需要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不是我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吗?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琐碎繁杂的工作,因此我常常和别人调侃:“我不是去教书,而是去当法官判案。处理学生鸡毛蒜皮的纠纷乃家常便饭。”而这些事情,又很容易将人的“诗与远方”消磨殆尽。
无论是当班主任,还是我个人,都太需要寻求一份能够排解、安放、承载内心焦躁的东西,而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拥有更多的淡然和底气。
做班主任,需要的第一项技能——“如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要让他知道一个道理或者明白怎么做是相对简单的,但知道应该怎么做和实际怎么做是两回事,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自制力和自觉性,这就是有些教师和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在很多时候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
这不就是我们平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吗?该怎么解决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让孩子看到自我的长处,利用自我长处的意志力改善自我的短处。同时,应“教会孩子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教师要挖掘每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的财富。”尤其是“对于那些难教的孩子,他主张要从他们最容易取得成绩的方面入手,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树立信心,找回尊严,从而鼓舞、激励自己。”
此外,还应教学生约束自己。“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以明智的意志治理意志薄弱、经验贫乏和感情冲动。由于儿童还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意志,因此承认应当采取一种谅解的态度。”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当班主任,如果能明白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或许对自己的教育一时无果,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歇斯底里的气愤,这样既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
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常态工作,那带着怎样的感情去教育学生呢?我记得才参工时,和一位老教师搭档教了一个成绩不怎么优秀的班级。那位老教师对我说:“你不要怪自己运气不好,往往成绩不好的学生,更能记得住老师。而成绩好的,他可能很快便忘记了。”随后,他给我举了几个他以前例子。作为新教师的我,对这样的话语似懂非懂。说实话,老师的目光很容易自然倾向于听话且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老师教学成果的骄傲啊,而且省心!反观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大多数是问题学生,让老师头疼,甚至容易调侃:“烂泥扶不上墙。”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教学年限的增长,再加上阅读,渐渐地会清晰地认识到,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所有。我认为,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农村学生走向未来的一条捷径。《教育的细节》里说到,“在可见的将来,能让学生考出好分数,不过是一个教师最低限制的‘本钱’。”可是就算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状况呢?身边的老师依然在告诉我那位老教师的类似经历,这令我我百思不得其解。
“长期以来,学校、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一个学生只要成绩好了,其它方面就可以忽略不计,即便犯一点错误,教师和家长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往往正是这些成绩优秀的孩子,优异的成绩可能会遮蔽他们在道德品质、情感素养、精神世界方面的问题。但这些被忽略的问题,却常常成为制约或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与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相比,成绩差、各方面都让老师操心的学生由于与老师打交道更多,老师为其付出的心血更多,因而更容易与老师建立深厚的感情。”
读到这里,既豁然开朗,又深有体会。我想,在成绩差的学生眼里,成绩好的学生相对完美,深受老师喜爱。而自己,则反之。像有的成绩好的学生,为了维持别人对他的这种外在评价,因此考试前会紧张,甚至可能会作弊。
记得有一次语文单元测试,学生在上一次测试中,提前看到了本次测试的某道题,怕自己忘记,提 前把答案写到了草稿本上。当然,学生那次考得也还不错。评奖试卷时,我夸奖了那个学生,其它同学立马反应她作弊的事,说被他们亲眼看到草稿本上有答案。我知道当时批评成绩优秀的学生,内心肯定很受挫。我赶紧说知道了便转移话题。事后,我问那位同学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欣慰的是,这个学生当即承认,我便给她讲了蝜蝂的故事。蝜蝂是一种擅长背东西的小虫,喜欢背东西在身上,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导致跌倒(最后)摔死在地上。人有时候为了追求外在的名利和这种小虫比较类似。孩子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教师应面向每一位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指导,我似乎对这句话的理解又多了一分。
做班主任需要学习,《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无遗为我的学习之路指明了一个方向,让我与学生打交道的路上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当然,也不得不说的是,书籍的理论总是呈现美好的一面,而深入实际的工作却是如蛛网般,有规律可循,但又复杂得多。因此,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得照搬全信,把握适量的“度”。教师工作非常稳定,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一辈子。如果能准确掌握好“尺度”,或许离亲近学生的理想教育也不远了,这该是一辈子学习和思考的事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