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之拓展型任务群:整本书阅读
一、整本书阅读 的教学内容 及教学启示
(一)教师要做到
阅读形式: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师生共读、同伴共读。
阅读时间:用整本书阅读课时及规划自由阅读时间。
阅读书目:不同类型图书、版本,要满足选书目的比如感兴趣。推荐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如拓展阅读的书目、参考资料,以及相关音频、视频作品等,
阅读氛围:自由阅读、快乐分享
阅读指导:及时组织交流与分享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的独到见解。
阅读分享: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等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写作、展示、研讨和交流的平台。
阅读目的:激发兴趣,丰富体验,拓宽视野。
阅读评价: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并撰写读书笔记。
(二)学生要做到
1、阅读主体:自主阅读活动为主,非指导、合作。
2、阅读方法: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
3、阅读内容:整本书中的语言、形象、主题,即发现书中真善美、智慧 、国家情怀、爱国精神、人格魅力、韵味和童趣等。
4、阅读笔记:记录读书的快乐、经历、体会、阅读方法、阅读启示、联想、评析、鉴赏、改编、介绍名著、推荐理由等。
5、分享方式:朗诵、背诵、专题演讲等口头、书面喜欢的方式
二、《大教学论》整本书阅读之理论依据
阅读目的:激发兴趣,丰富体验,拓宽视野,迁移运用。
阅读主体:自主阅读活动为主
阅读方法:用但不仅限于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会尽量多的实践精读的不同方法比如反思式写作阅读法、关键词阅读法、专题阅读法等。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即时撰写读书笔记记录阅读中的独到见解、点滴碎片,交流与分享体系化认知。
阅读时间:做好规划,在限定时间内完成。
阅读书目:以一种版本为主,参阅不同类型图书、版本,达成理解迁移选书的目的。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会寻觅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如拓展阅读的书目、参考资料,以及相关音频、视频作品等,提升阅读质量。
阅读心态:自由阅读、快乐分享
阅读分享:借助信息技术 ,选择多样形式的写作、展示、研讨和交流的平台。
阅读评价: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