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邹憬、王盛元《论语通解》为通解,综合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新编诸子集成之《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四书章句集注》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通解:
孔子说:“一个不讲仁德的人,怎样来对待礼呢?一个不讲仁德的人,如何对待乐呢?”
笔记:
有一种说法,仁由“人”“二”组成,“二”表示了 天地。所以,仁表示天地人,也就是天公地道人伦了。
很明显,这个“仁”,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为君子的一个核心。所谓纲举目张,人为仁,则礼乐发乎心,通行天下;身正不怕影子斜,人守的住仁,则人堂堂正正立于世。
礼、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
李泽厚先生认为,这个仁就是一种人性心理,一种理智与情感合理交融的情理结构。
整体看,孔子是最讲礼的,但又是最不讲礼的。一方面,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所以循礼是仁的一个要求,另一方面,礼是仁的延伸,有仁的人自然就会循礼了。同时,历代以来,儒家更多是重视仁这个核心,讲求的是心中有仁、行仁,而对礼节是相对宽容的。王莽倒是讲礼了,他却篡了汉,魏征经常把李世民顶到南墙根上,算是失礼之极了吧,但是青史留下刚正之名,谥号“文贞”,也就是后来的“文正”。
结合前两节看,季氏不论是礼,还是乐,都做到及至了——家庭祭祀、宴乐都用到了天子礼乐,能不是及至吗?可是季氏用天子礼乐并不是显出了他的“仁”,反而恰好显出了季氏的“不仁”。
因此,这里孔子也说明了一点,中心思想、根基的重要性。如果出发点、根源上就是错的,那么即使礼仪再盛大、音乐再庄重,都是白搭,反而更是显出了自己的无知无礼无仁。
《聊斋》中有一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也可以作为这节的一个诠释。
由此可见,人立志的重要性,三十而立,只有立了正确的志——仁,才可能有后面的不惑、知天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