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一个小妹妹聊天。她和我讲起了她的原生家庭:“姐你知道吗,我小的时候妈妈每次喝多都会闹自杀,甚至会恶狠狠的跟我说:‘生你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错误’到现在我再想起那些画面还是后怕。我尝试过忘掉自己糟糕的回忆,可是一切就刻在了我的心里。这些对我的影响实在太大,我不会因为我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感到痛苦。我知道这不可避免。但我还是会为此难受,我也知道我的经历没什么特别的,可能很多人都这样,可我无法因为很多人都这样就感到没那么难过。”
因为这次对话,我想和大家谈谈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会多大?
其实近几年很多影视剧里存在不少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影响恶劣的例子,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和《欢乐颂》樊胜美。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苏明玉再坚强也隐藏着一丝自卑。樊胜美则变成了自卑和高傲的矛盾体,时常表现出表里不一的本性。
受原生家庭影响的人并不是我们生活的个例。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但安全感、敏感度、自我认知等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深埋在潜意识里的东西,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很多受到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用尽了一生的时间,只为与自己和解。
回到那个妹妹身上,于她而言。她没有尤天由人,反而她一直在努力,虽然她现在没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是她还在努力,她说她希望自己可以努力的考上一个好大学,之后离开这个家。我也希望她可以成功。
很开心的是昨天再和那的妹妹说话,她觉得自己的状态已经在慢慢调整。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卑面,小城市生活的人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面前自卑,家庭条件不好的人会在家庭条件优越的人面前自卑。在不好的原生家庭影响下,使部分人的自卑感逐渐扩大。
看过一个有关于黑人司机的故事:
黑人司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为什么司机伯伯的肤色和我们不同?”母亲答:“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到目的地后,黑人司机坚持不收钱,他说:“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定会有不同的成就。”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它会让们否定自己;也让我们不断质疑这份不公平;它决定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也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可即使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伤害会伴随我们一生,永远是我们心中的一根刺,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人无法忘记的,但是因为这份影响我们更应该自强,去尝试逃离这份影响,过去的事情不会改变,但是未来的未来的发展,只由你当下的选择和行动决定。
在最后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父母发现自身在教育方面的问题,让原生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