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八种导航设计模式对比图:
一、列表式导航
列表式导航是最常见的主导航形式之一,是APP设计中不可少的一个导航设计。一般出现在二级导航设计页面。
列表式导航包含:分组列表、个性化列表、行内扩展列表(一般是次级导航)和增强性列表。
优点:用户可以快速查找所需内容,并且可以向下延展更多的导航内容,承载力比较强。
二、标签导航设计
标签式导航就是常说的Tab式导航。一般位于页面底部,用于切换主页面。
标签式导航tab个数一般在3-5个。极限情况下不要少于2个、也不要多于6个。
标签式导航可分为顶部标签式导航、底部标签式、舵式导航(底部扩展式导航)。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信息清晰,增加信息的曝光率。很多APP首页设计都在采用标签导航设计模式。
底部标签式:
舵式导航
目前流行一种标签导航的变体,个人把它称为“舵式导航”,因为它的样式很像轮船上用来指挥的船舵,两侧是其他操作按钮。当页面有处于同一层级的几大部分内容,同时又需要一个非常重要且频繁操作的入口,就可以采用这种APP导航模式。
三、抽屉式导航设计
抽屉导航是指菜单隐藏在当前页面后,点击入口即可像拉抽屉一样拉出菜单,这种导航的优点是节省页面展示空间,让用户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到当前页面。
比较适 合于不那么需要频繁切换内容的应用,例如对设置、关于等内容的隐藏。这种导航设计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提供菜单滑出的过渡动画。
四、宫格导航设计(例如九宫格)
主要入口全部聚合在页面,让用户做出选择。可以呈现多个功能聚合,可呈现更多的功能,且各个功能相互独立互相独立。
缺点:无法让用户在第一时间看到内容,选择压力较大。
五、组合导航设计
当用户需要聚焦内容,同时又需要快捷入口能够连接到对应页面是,就可以采用组合导航。组合导航上方用宫格的形式展现快捷入口,与标签导航不同的是,这 些宫格入口之间不需要是平级的关系,也不必包含整个层级的内容,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图形化的文字链。
例如很多首页都采用标签导航、九宫格导航、抽屉式导航。
优点:这种导航比较灵活,能适应架构的快速调整。
六、tab导航设计
用于二级页,本质和标签导航相同,当标签导航下分类层级比较多时可以采用tab导航。
七、大图轮播导航或是 大图上面的导航设计
应用信息足够扁平,可以应用轮番导航设计,页面简洁,操作方便,但内容太多会导致不容易定位信息。例如九宫格设计功能超出后可以利用轮播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