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发现自己每每会到一天的最后时刻才开始提笔写文章,我知道我拖拉的老毛病又在发作了。对我们这些人来说,一件事情,越显得重大,就越倾向于逃避吗?
我的房间好像一直在收拾,却一直没有收拾完。我想扔掉或捐掉的衣服很早前就堆在角落里,在我休假归来后,仍然堆在角落里。但却多出来很多新的要洗的、要收拾的、换季要整理的衣服。于是我说服自己,每天就收拾一点点,那么总有一天家里会变得整齐简洁吧。
前两天我回到家,奶奶身体不太好,刚好在我回家的那天住进了医院。她的精神状态也不太好,见到我就哭,说什么你再不来说不定就见不到我了。我努力安慰她,尽量不让自己显得难过,希望她能重拾信心。想想之前那么多日子,我和奶奶虽然只是在两个很近的城市,我却和她联络比较少,有无限内疚涌上心头。
今天和妈妈视频,妈妈经常责怪我不主动和她打电话或微信视频,我半开玩笑地说,可是我一直在等你打来啊,我比较腼腆嘛。于是又突然想起,在天津的奶奶和爸爸怎么样了呢?
我的床头放了好几本书,都是我很喜欢的。后来突然发现,怎么这些书我都开了头,却都没有读完呢?还有我想看的电影、纪录片、脱口秀视频,也还有很多都躺在硬盘里。原来,这些任务太过“艰巨”,我不应该因为一些焦虑感而给自己太大压力。
回顾这些似乎无甚关联的事情,我却发现自己的痛苦来自于自己糟糕的状态。我的自我管理能力似乎很差,拖延症不但让人逃避一些具体的任务,也在让我逃避许多在我看来重要的事情。这样的状态有点可怕,而摆脱这个怪圈也似乎需要很大努力。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我们的身体本能会让我们按照已经形成的、大脑认为“有安全感的”模式来行事,往往我们自己难以控制,因为打破这个模式会让大脑感到痛苦。但是,我们都需要成长,需要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我想,人与人的成长经历是不同的,不是每个人的成长都一帆风顺,在下定了决心之后,也要给自己一些宽容,让自己重获信心和勇气。制定可行的计划,一点一滴的改变,还是有更大成功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