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首个中央文件,对于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结构合理、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城市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方面,存在供需发展不匹配,培训体系不健全,社区“领头雁”缺乏后备军,面临人才断层,激励保障措施不足,难以持续激发人才活力等问题,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须通过“四步走”,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高质量发展。
第一步,聚焦社区治理需求,下好队伍建设的“先手棋”。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确保全域发展“一盘棋”。着眼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发展需要,制定完善全域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按照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要求等指导性指标做好需求测算,探索将不同类别社区工作者人员配额与居民区实际需要挂钩,确保基层人员力量和工作体量精准匹配,使社工队伍既适应当前需要又面向未来发展,既满足一域需求又兼顾全局优化。二是优化公开招聘机制,引进专业人才。结合基层治理实际需求科学设置人才招聘及引进计划。通过招考、选派、聘用等方式,有针对性引入社区所需社会工作、物业管理、养老、心理、法律等不同专业领域人才,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
第二步,打造全周期培训体系,提升队伍专业化能力。一是配置优质资源,搭建培训平台。推进建设针对社区工作者培养和继续教育的“社区学院”,因地制宜设立社区工作者示范教育实训基地,系统设计教材,加强对全体社区工作者系统、长期的实务培训和理论提升。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注重评价反馈。用好用活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资源,创新“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模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运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支持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参与并督导社区优化公共民生服务,实现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双向赋能。
第三步,发挥“头雁”效应,做好后备人才储备。一是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书记的传帮带作用,打造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服务本领强等全面过硬的社区“领头雁”。同时,在社区治理工作中发现和培养优秀社区书记,制定“一人一策”的精准培养方案,锻造更多的社区带头人。二是打造优质后备干部库,挖掘专业人才。建立区域社区工作者后备干部库,并动态更新管理。注重选拔不同年龄段、具备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的社区工作者,纳入正、副职后备干部储备,针对性安排轮岗历练,实行阶梯式培养,确保社区工作后继有人。
第四步,完善激励机制,提升队伍职业化素养。一是优化人才激励和待遇保障措施。《意见》注重从社区工作者中发展党员、选拔人才,加大优秀社区工作者招录(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鼓励和支持优秀社区工作者到高等学院、职业学校等担任特聘导师。完善从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优秀社区工作者中定向招聘公务员、事业编人员工作方案,确保公平公正,适当为优秀社区工作者留出一定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名额,发挥好各年龄段社工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考取社工师资格的社工的奖励力度。鼓励以考促学,以考促干,以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素养,带动提高社区服务整体水平,给予考取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奖励,在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提拔任用中,优先考虑持证社工或将持证作为基本条件。三是采取多维度评价措施。完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居民评议和组织考评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与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问责追责等结合起来,健全社区工作容错纠错机制,激励社区干部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