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大传》里写到邓世昌掌管海军,对军队管束十分严格,被李鸿章教诲,他说:“管束下属要严,但要刚柔并用阴阳相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是千古不破的大道至理,不仅适于治吏治民,也适用于治军,咀嚼起来回味无穷。刘铭传、吴长庆、周盛波等淮军元老对士兵严如父慈如母,赏罚分明宽严有度,关键时刻大家才会效力用命。”
在带领军队方面李鸿章谈到了中庸之道,还有一处同样也谈到了中庸之道。当百战名将刘铭传当首任台湾巡抚,按照朝廷的指示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来经营,年年亏空。而后,他把煤矿和油矿承包给了洋商,租赁期限为20年,才扭亏为盈。因此,他被扣上了“卖土卖国”的名号罢了官。
对朝廷的这一波儿操作,刘铭传深感不平。李鸿章博古通今,跟刘铭传说了这么一番话:“省三(刘铭传的字),做一省封疆不算账不行,但不能只算经济账,还得算政治账......所以,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你来前,我正和禹婷、邓世昌讲中庸之道。中庸是做官治世的大经济大学问,讲的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有时我们一腔热血,逆势而动,反而适得其反,不仅办不成事,还把自己的功名利禄全都搭进去了。翻一翻二十三史,古在今来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多如过江之鲫,能成就番事业的有几人? 多数人不是中途翻车就是折戟沉沙。他们不是无能,而是没有品味出中庸的真谛。政治讲均衡,均衡就是中庸,既不能标新立异,也不能尾随从众,这个分寸极难把握。把煤矿油矿包给洋人,即是标新立异,有失中庸。”
对于两个下属,李鸿章都讲到了中庸之道,谈到了政治中注重的均衡。其实不只是政治需要均衡,各种环境里讲求的都是万事万物的均衡。可我,却怎么也把握不好“中庸之道”中的度,要么是极左,要么是极右。
我深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利弊之别;而我依旧用”非黑即白“的视角来看世界,现在想想未免太过于幼稚,极端。李鸿章对下属强调中庸之道,要求他们松弛有度,严慈相济,顺势而为,否则光靠一腔热血是很难成功的。的确,方向没选对,再多的努力也只不过是南辕北辙而已。
可是,虽然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迎合世道顺势而为的重要性,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如此呢?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快的人大有人在。再看看刘铭传的这番遭遇,如果换做了我,也势必愤愤不平,更谈不上继续为朝廷效力了。俗话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人在世,我既不求升官也不求发财,自然是骄傲地昂首挺胸走过每一步。
其实,信守中庸之道的人并不会如此“骄傲”,而是做个伸张有度的大丈夫,练就自己一身的韧劲儿,以柔克刚,能够游刃有余的行走在在世间。人活一世,试问谁还没点脾气,谁还不受点委屈?在合作关系中,如果当周围的人脾气上来时,大家都硬气得寸步不让,那又如何才能高效地合作,共同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对“中庸之道”的悟性赶不上李鸿章的刘铭传,自然在仕途上也就不能与李鸿章同日而语了。李鸿章之所以圣眷优渥,非但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有胆有识,还因为他深谙中庸之道,明白政治场上千丝万缕的利弊关系。孰是孰非,孰轻孰重,褒什么,贬什么,什么该计较,什么该海涵,在他的心里一目了然。
李鸿章对中庸的理解及运用甚是精湛,记得书中有一段写到在平定太平天国战争中,将士们打了好多年的持久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赢得了大获全胜。以及后续的各种战争中,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为朝廷平定了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的战乱。本以为朝廷会为大家封官进爵,没想到等来的封赏却少得可怜,这下大家都像泄了气的皮球。
没想到,李鸿章却和大家不一样。不一样的眼界和格局,让他有了不一样的举措。他安抚将士们,国难当头,朝廷有朝廷的难处,希望大家多为朝廷想想,继续浴血奋战,为国解忧,在他的一番苦口婆心之下,终得将士们继续为国效忠。
此时此刻,李鸿章跟众人看到的不一样,他没有单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而是,忍得了朝廷“有功不一定会赏,无过先罚”的处事准则。为人臣子,若是跟朝廷硬杠的话,肯定胳膊拧不过大腿,吃亏的是自己。倒还不如暂退一步,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采取迂回策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有一天自己想要的都会拿到的。
以李鸿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忍下眼前的“失”;忍下同僚对自己的恶意攻击;欣然接受时局动荡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都乃家常便饭。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隐忍,才造就了他“宰相肚里能撑船”的气度;也正是他对中庸之道的灵活运用,才让他在风云诡谲的官场上游刃有余。
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除了有一番成就以外,还必然有其智慧的地方。那种智慧,可能是隐忍,可能是审时度势,可能是能屈能伸,可能是有勇有谋,可能是胸怀宽广,也可能是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