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前,我就发现因为养了小猫,我对小猫小狗流浪,虐待等等事件,变得非常共情。
还有对于宿舍楼下的流浪猫,在过去,因为会害怕它们抓我,总会远远的躲开。
但现在,我会记得常见到的猫咪位置,方便分给他们猫粮,希望能帮助它们度过寒冷冬天。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就谈到了对于小猫小狗的看法。
朋友是没有养猫的。
她说受我影响,也对小猫小狗抱有同情和偏爱。但是这份同情是仅限于旁观的,就像如果遇到流浪猫,她还是会习惯性的远离。
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那只是片刻感动了,最后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
人可以有片刻的感动,不可能持久地感动。
能真正影响到自身的,一定是你愿意在他身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的,跟你有真正的接触的那些部分,可能是人,可能是小猫小狗,也可能是其他行为举动。
因为人,生而有限。
就像以前看到的罗翔的话,“绝对正义在彼岸,有限的人不可能拥有绝对的正义。”
“人生的经历,就是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
有限的时间,做有限的事情,感知到有限的情感。
就是人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认逻辑是有限的,承认理性是有限的,承认阅读是有限的,承认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绝对正义无法拥有,绝对正确也无法评价,人各有限,也就各有不同观念。
这大概是最近的最大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