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我妈视频,她说“你哥都四十了,你也三十八了,我们都六十多了,都老了。”就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快四十了,可能一直被保护的太好的原因,我一直活在自己还很年轻的幻想中!今天去见了一个在金融销售行业打拼了近二十年的资深管理人员,我们再次聊到年龄这个话题,又一次提醒了我,我马上四十岁了!但我还是在极力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我依旧很年轻,理由就是“四十不惑”这个词时间太过久远,在当时那个年代,可能人们本身活得时间就比较短,懂事儿比较早,所以“不惑”这个状态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提前了点儿!即便如此,我内心依旧深深地渴望自己在四十岁的时候,真正能做到“不惑”!到底“四十不惑”应该是个什么状态呢?!在我有限的认知体系中,我理解的以下几点相对比较重要: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人问题一直是哲学这个学科不断深入探究的话题,在我看来前面两个问题是不需要过多耗费脑力和心力的,因为那是过去式,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我要到哪里去?”“我该如何到达?”这两个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上。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过去一直过度追求灵魂的共鸣,而忽略或者贬低了物质基础才是真正让你走向灵魂共鸣的第一步,犬儒主义真正的意义是恐惧与无知的结合!可能骨子里就不适合“随遇而安”和“得过且过”。所以,在四十岁的年纪,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破自己的认知局限,突破思维边界,去换取更多的物质及精神价值!
你的样子就是你周围圈子的平均值,你的人品、你的格局、你的能量、你的认知都和你周围的人有关!三十多岁是开始筛选人际关系的时刻,就像漏斗一样,最终会慢慢取消那些无效社交,剩下的一定是和自己同频的人和能量比自己强大的人!断舍离,是在这个年龄段需要不断精进的能力!
人际关系包含“与他人的关系”和“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我想对于把道德看得过于重要的人来说,学会接受人性的弱点的存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后再去观察优点,优点便会显而易见且令人心存感激!与自己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会爱自己、接纳自己。我们的认知总是有边界和局限的,我们可能会表现得自信、宽容、温和,也有可能会是手足无措、任性、矫情的,但正是这些不同的面,才让我们体验丰富的人生!所以,四十岁,学会认清这些关系,我们认识得越透彻、应对得越科学、处理得越得当,人生的快乐相对越多!
情绪管理在我看来,就是收拾自己情绪的能力!对于不熟悉的人,我有很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其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情绪管理其实是我的短板,就今天还不是崩了,之前我是一个不愿意被别人看到自己的短板,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隐藏,现在我发现,我能坦然面对并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且愿意去改正,我想,这可能就是最大的进步吧!
所谓情绪管理,我想并不是当情绪出现的时候,去否认它、去压抑它!应该是允许它存在,认识它,收拾它!所以,情绪一定不能压抑,要用不伤人伤己的方式收拾好它!发现情绪崩的那一刻,请先看见它,然后告诉自己它来了,采用积极暂停的方式,离开那个环境,用合适的方式发泄出来,我的一贯做法就是找个肩膀抱着嗷嗷地哭,哭完再来一瓶红酒!嗯,这样就好多了!找到合适的方式,收拾好自己,是四十岁的人具备的能力。
四十岁,我们都经历了很多,都有了自己的判断力,我想不惑并不是不迷惑,而是无论发生什么,我们要做到“心不为之久困”做到“痛而不伤”。“痛”是一种情绪情感体验,“伤”是一种认知格局。格局大了,那些所谓负向的情绪感受就自然变小了!愿我们四十岁都能达到如此的境遇:身居高位,清醒和持戒,修行亦慈悲,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身居低位,卑微也高贵,自爱亦自重,知小节亦不失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