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原写于2013-04-13凌晨,原文如下:
不知不觉,听歌听到现在了。
音乐竟是若此美妙的东西,听歌,听的并不一定是作者的本意,听的更多的是关于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憧憬,自己的心境……歌曲承载了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心底的牵念。
不同的人听不同类型的歌,有喜欢励志的,有喜欢抒情的,有喜欢沉郁的,有喜欢恬淡的,有喜欢经典的,有喜欢流行的,有喜欢纸醉金迷的,有喜欢清新淡雅的,有喜欢……,似乎每种都是一种独特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一朋友曾说过:“人的操作系统就是他(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语出自大学同学张*)基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人会对不同的人和事有不同的选择,歌曲也是一样,不同的人听的歌曲也不一样,即使听的歌曲一样,所听的心境,所听的内容也未必一样。如果有人说我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那我会怀疑,他(她)莫不是在随波逐流。
有句话说的好:“不要再说爱不需要理由,只是爱到深处已经忘了当初爱的理由。”(语出自《意林》珍藏本总第6卷P25)也不要再说喜欢一首歌不需要理由,而喜欢到深处却无法忘了当初喜欢的理由。喜欢歌人和喜欢歌曲是不一样的,喜欢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放开手让你可以自由的飞翔(个人理解,因人而异),喜欢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引起了心理的共鸣。一首歌无须知名度有多高,无须歌词多么巧夺天工,只要与人的一部分思想或境遇相吻合,情商如此之高的人便会移情于曲,因此也便无形中有了恸人心弦的效果。因此见同学听到“红雨瓢泼泛起了回忆怎么潜,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渡口边最后一面洒下了句点,与你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出自《如果当时》——许嵩)落泪时,却也不怪了。看来,这首歌是深深的触动了她回忆里情感的心弦啊。
与记忆不同的是对自己的憧憬。比如说,有人坚信“艺术就是爆炸瞬间的升华的快感。”(语出自《火影忍者》——迪达拉)他们宁愿将一身的激情于瞬间爆发,也有人愿奋发图强,让世界见证他的存在。就好像我们村里一高中生所听:“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我是男儿当自强。”(出自《男儿当自强》——成龙),他的未来定是不凡的。
再者还有心境的不同。不同的心境听的歌也不尽相同。于此喧嚣吵闹的纷杂乱世,却真想就此飘然离去,独享一下那“丝竹声悠悠,教人忘忧,若南柯一梦。星斗青光透,时无英雄,心猿已深锁”(出自《南山忆》——许嵩)南山归隐的份恬淡自由。
现在听歌,完全似将原曲原意撇之不顾,却将自己的念想压入其中,或许真如所唱:“等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摇”(出自《最浪漫的事》——赵咏华),等到以后不定什么时候,再听到这首歌时,它就可能就会成为记忆的钥匙,打开记忆之门,感叹一番。现在所听的“长大以后,现在的我,常常会寂寞。偶尔缱绻,星星闪烁,剩最亮一颗。”(出自《那年夏天》——许飞),是在初中时晚上静听《心灵彩虹》(FM100.9 石家庄经济广播)时节目中的插曲,每每听到,就想到那年初中的晚上,而并非原曲所想表达的意思。
“人是需要温情的,当一个都市的人找不到可以述说自己心情的朋友时,孤灯下就希望在电话里向人倾吐”(语出自《唐诗过后是宋词》——葛兆光),我却以为,当一个都市的人找不到可以述说自己心情的朋友时,孤灯下就希望借听歌排解这无人理解的孤独。另外也因为“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谁也不能永远陪谁。”(出自《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张栋梁)。我不知道在这个荒诞不经的社会里,这种情况是否会愈加常见。但我知道,如果自己有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种情况便会愈加少见。因为此时的自己,已经可以正确看待事态的发展,可以辩证地解析一些现象及其起因,而此时,你觉得他会感到孤独的自我存在吗?但在这儿,我并不否认人终究是有薄弱的一刻,这时的他也需要有人理解。
看一个的听什么歌,可以看一个人的部分品行。在这里,愿大家不要迷失在烟波浩瀚的歌海之中。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语出自《一剪梅·舟过吴江》——蒋捷),不知不觉,已经凌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