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那会儿,课本里有篇文章叫《卖油翁》。说的是有个以卖油为生的老头,有着一手神乎其技的倒油技术,将钱币置于瓶口,倒油时让油从钱孔淋入,而钱币不湿。别人问他为什么倒油的技术这么好,老头回答说,“无它,手熟耳。”貌似很有哲理,反正我们当学生的也不敢反驳,老老实实按老师的要求,又是写段落大意,又是写中心思想,意思大概也就一个,无论何事只要练的多了就会成为高手。
就在这几年,这个在耳边消失了好一段时间的故事,重新又被反复提起。翻起这个故事的,可不是当年的语文老师觉得课本没教好又追过来给我们补补课,而是一帮大有来历的人,把这个故事上升到新的高度,说是卖油翁的故事体现中国古代人所拥有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当下所有中国人学习学习再学习,并举例说德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工匠精神,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工匠精神,瑞士手表之所以值钱也是因为工匠精神,当下中国人都充满着浮燥不够沉淀,要想中国强大,必先学习工匠精神。
我一听工匠精神来头这么大、意义这么广、权威这么重,就算稍觉不妥,也不敢当面口冒微词,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来拂了人家的谆谆教导之心。在这么多权威面前,要是还敢兴起什么反驳之语,那是简直是作死。人家早已把这个故事加上概念和套路发展成一套理论,直接面对这么大的的一个理论体系,肯定会被万箭穿心无差别攻击射成刺猬。
好在作为老师的好学生早就懂得一个道理:难以解决的事,都可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各个击破,外国的那什么先放着,就先来聊聊卖油翁。
想起了做学生时就憋着的一句话,卖油翁这么牛B怎么不去玩杂技呀?是不是选错了职业?虽然同是服务产业,毕竟是技术含量高些艺术行业,挣的银子还不比做个小买卖人要来的多?最起码家里几个娃的奶粉钱总不用愁了吧?
后来一想,大概是光靠倒油这项本事去表演杂技过于单调,吃瓜群众免费看看喝喝采也就罢了,真让人家花真金白银买票看戏估计也没几个人愿意,倒底还是精采程度不够。想想卖油翁也是死脑筋,既然技术这么好,就不能多练几个新姿势么?搞个什么金鸡独立倒油、倒挂金钩倒油、多瓶连环倒油什么的也好吸引眼球啊。几十年如一日就练这么一个技术,什么跨界发展,横向挖掘一概不知也就罢了,反复练到神功大成的倒油技术还没有什么卵用,油该怎么卖还怎么卖,加不了价,发展不了连锁店,要说还有倒油不往瓶外漏的本事,人家一只漏斗就能解决。
我毫不怀疑,将一件事反复地练终将会在这件事上成为一个高手。但是我怀疑,如果只会埋头苦练,放弃思考这件事本身是否有意义,那么修成的高手是否真有很高的价值。
如果是有一位大掌柜向卖油翁承诺,只要你把倒油技术练到何种程度,我就花高薪聘用你,或全部收购你卖的油,那么卖油翁的努力多少还有点价值。可惜这位卖油翁先生,几十年如一日苦练倒油技术,完全是把这当作了一种情怀,只顾着自娱自乐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除了博得吃瓜群众的阵阵喝采,还引起文人骚客的撰文吹捧外,并没有因此多挣几个散碎银子。
这么看来,某大师说的那句话,“将简单的事练到极致,你就是专家。”也许要加个注角——可能是专业的败家。专家也分三六九等,混成卖油翁这样的专家,多少有点悲催。
只是大师的话貌似很有道理也没看出有什么毛病,咋就不对了呢?细想一下,问题出在“简单”上面了,不是抓一件简单的事就去练,而是在一大堆无意义的事中筛选出一件有意义的事去练,练到掌握这件事越来越简单,才是有用的专家。
大师可能会说,你咋这么负能量呢?叫你练个技术肯定是好事,怎么还挑肥拣瘦呢?恕我冒昧翻译下,这是不是说,放弃思考吧,你都替你想好了,叫你干啥你就干啥,肯定错不了。
可是大师,如果卖油翁把几十年如一日苦练倒油技术的功夫拿来改良倒油方式的话,不要说早就发明了漏斗,就是在线灌装技术也有可能早几百年出现吧?不要说为什么我这么负能量,废话!光有正能量,没有负能量,连电都没有得吧?磁场还有正负极呢,只能有正能量,不能有负量的地方,多半是个负能场,正是缺什么求什么。
不做选择的苦练,只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卖油翁的悲剧还在于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技能的熟练度上,而不是创新度上。
想到这,不禁脑补一个画面:有一个人,他倒油的技术不如卖油翁的好,倒油时总容易淋到瓶口,于是他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么容易淋到瓶口呢?嗯,是瓶口太小。于是就心心念念地想要怎么办才能解决,既要将倒油的入口变大使得倒油更加容易,又要让油能够顺利进入瓶中。然后就是他就不停地不断思考、想象、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用不了多久,一只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雏形就形成了。
这个人,正是将的注意力从如何提升倒油技术上,转移到了如何改良倒油方式上。这种思维一旦打开,马上他就会发现就算有了漏斗,还是觉得倒油太慢,要是能多瓶一起倒就好了。于是他又发明一个上面一个大口下面五个小口的加强版漏斗,可以同时在下面放五只瓶子一起倒。但这个人实在是太懒,这样倒还是觉得不过瘾,要是装好油的瓶子能自动移走、还没装油的空瓶子能自动移来就好了,于是传送带又被发明了。就这样,一个一个的发明,一点一点的改良,慢慢地整体灌装生产线也就出现了。
你看,同样是花了大量的时间,这个人的效率明显比卖油翁的高多了。点还是装油这个点,却将苦练倒油技术这一个维度,发展出了如何改变倒油方式的第二个维度,如果继续延伸,说不定还会发现,分工协作这个提高效率的第三维度。
所以,即使是做了选择的苦练,也要思考下苦练是否是提高效率的唯一方式。卖油翁跳不出第一个维度,所以卖油翁创造不出漏斗。
了解过这个事实后,就会发现,另一句貌似正确的话,也是存疑的。师长们总是不忘告诉后生们——熟能生巧。如果“巧”是指更高效率的方法的话,那么“巧”的产生,肯定不是来自于苦练多了形成的本能,而是来自于苦练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其它可能。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动作从不标准到标准难道不是反复苦练的结果?可是你要知道,把不标准都练成习惯了难道就会标准了吗?要想标准总得找出不标准的原因,改变原先之所以不标准的方法吧?一个人字写的不好看,不是直接反复写就能写的好看的,字写的丑的人未必就比字写的好的人少写了多少字,提高的方法难道不是检查握笔是否正确、间架结构是否合理等值得改良的地方?
如此看来,大多数人认同的道理未必是对的,专家权威认定的道理也未必是对的。真正靠谱的道理,总要经过思考,既有事实的验证,又有逻辑的推导,才不会把二种非因果的联系错会成天然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