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懒惰或者犯错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推卸责任,当我们不想承担责任时,我们总是听到她们用三个理由来搪塞责任:
1:是基因的错
2:是父母的错
3:是客观环境的错
总结:反正就是不是自己的错。
一名年轻的男子刺杀了两个人,于是,几名记者开始询问他的个人生活和他的犯案动机。
他向记者讲述,他在一个破碎的家庭长大,他能记起来的画面便是父亲喝的酩酊大醉,然后开始暴打母亲。
他靠着父亲偷来的东西生活,自然而然地,7岁时,他也学着父亲的样子开始偷盗。在杀人未遂而处以拘留之后,他又犯下两起杀人罪。
故事结束后他说: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我还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记着又去拜访了他的双胞胎哥哥,令人惊讶的是这位哥哥哥跟他的弟弟竟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
他是一位有名望的律师,声誉极佳,被选入市政府委员和教区委员会。他已婚,育有两个孩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记者问他何以发展至此,他讲述了和弟弟同一个故事。但是故事结束后他说:在常年经历这些事情的情况下,我除了变成现在这样,我还能变成其他什么样子呢?
格局不一样,结局也就不一样。
不知道看完这个故事的你们作何感想,我们总是喜欢把责任推给他人。
但是,有些人能在面对着同样的基因,同样的父母,同样的教育,同样的环境,但是两个人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我们总说环境造就人,喜欢把责任推卸给他人,我们却忘记了,我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同样的经历造就不同的结果,是因为我们的格局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换个角度看问题,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
两个同样环境长大的人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也许他们都认识了一位良师益友,但一人听从了劝告,而另一人却没有。
两个人得到了同样的一本书,并开始阅读,有的甚至不阅读,但只有一个人坚持读下去了,并做出了改变,然后,他们就长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人。
两个人拥有同样多的钱,一个人拿去买包包化妆品,先满足自己当下的需求,然后开始变成月光族,背着名牌的包包,住在阴暗的地下室生活。另一个人在不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拿出了20%或者10%储存起来,然后去投资理财。
同样的环境不同的结果,就在于一个把责任推给他人,满足当下需求一时快乐。而另一个人从不推卸责任,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没有人替你买的了单,他从不找借口,努力尝试实践。
责任推给他人容易,可以让我们变得心安理得,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我们的人生不允许,他告诉你要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因为我喜欢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