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需要向爱投降,别太执着于对错;
有时,你的要求过大、过细时,就连江河湖海都满足不了你的要求;有时,你的苦苦相逼,也不能让生活向你投降,而是两败具伤。
有什么办法,生活给我们的就是如此。
前几天在图书馆里淘到了一本好看的书:《与婆婆同居的日子》,
欣喜异常的将书捧回家,一口气将其读完还有点意犹未境。
最后,又将此书拍照分享给我的一些爱读书的朋友,相信我的朋友们看过此书后会有所收获,也期待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们在柴米油盐中找到婚姻中的温情与浪漫。
但凡做儿媳妇的,都会或多或少的与婆婆曾共居过一室,两者之间在生活观念,知识上的各种认知中的不一致,磕磕绊绊中造成的矛盾,我们将如何化解?
生活里鸡毛蒜皮中一点点所累积的问题,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终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叶熙蕾,80后媳妇,美貌智慧和懒惰虚荣并存,面对婆婆,一直未能完成作为儿媳的角色转换。努力妥协还是以离婚收场,最终找到她心灵契合的另一半。
方巧珍,50后婆婆,贤惠勤劳与乖张怪僻共生,作为婆婆生活上吃过苦也享过福,就是在儿子的事情上不能把握住尺度,将媳妇防范得像贼一样,视其为掠夺者。
这一场婚姻,终究演变成了两个女人争夺一个男人的归属权,最后是谁向生活投降呢?
对于熙蕾来讲,与许斌钟灵毓秀般的爱情,抵不过因金钱,因琐事造就的过错。对于婆婆方巧珍,儿子许斌才是她生命唯一的守卫。独占欲的守护终将儿子养成一个妈宝男,让许斌日后的生活在一种怪圈中循环。
许斌,80后儿子,在心爱的妻子和贴心老妈中摇摆不定,在爱情和亲情中权衡,最终丢失了自己的爱情,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婚姻。立马步入的另一段婚姻,依旧是再次沦陷到鸡飞狗跳的日子。
梅落,80后媳妇,叶熙蕾的闺蜜,面对婆婆重男轻女,伙同人贩子将襁褓中的孙女卖掉的愚昧而锒铛入狱,梅落发疯并失去生命为代价。
心底无私天地宽。如果心灵脏了,如何能清洗?如果爱脏了,如何去挽留?有时候,虽然经过了清洗,留下的却是一道道印痕,而这些擦也擦不掉的印痕却会纠结一生。
作者没有抨击婆婆的偏执的做法,也没有批判媳妇新时代的女性的想要自由的思想。写作风格清新,将婚姻中几乎大部分人都遇到过的琐事娓娓道来,不做作,不浮夸,抽丝剥茧中让你感到所发生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一个未来的准婆婆,我们不要被精明、心机所占有。也别总是打着为儿子好的旗帜,掩盖的却是自己的自私、贪婪。
而我将来也是要做婆婆的人,一定会有同儿媳妇共处一室的时候。我不想做一个方巧珍式的恶婆婆,谨以此书为鉴。
我希望在年近七十时,依然耳不聋眼不瞎(近视不算瞎吧),不要求能打死一头老虎,但希望仍能杀鱼、宰鸡为孩子们做丰盛的饭菜。我更希望那天,儿媳妇开心的对我说“妈,这个菜是做给我吃的吧”这句话时,我对她是宠溺的。
我希望在儿子与媳妇每次外出归家之时,他们床上行李是我洗得干干净净后铺上去的,被子要松松软软,闻起来要有一股冬天里太阳清香。我更希望到那天,儿媳妇享受的对我说“妈,家里的被子好暖和”时,我是开心的。
我也希望我老了后,不要与孩子们住在一起。因为自他成婚那天起,他就不再属于我们老俩口了,他有了他的家。我更希望那天,儿媳妇撒着娇对我说“妈,我今天早上一直睡到九点才醒”时,我是欣喜的。
我希望我也能给孙子讲睡前故事,就如我给小时候的儿子讲一百多遍“武松打虎“的故事一样。我更希望那天,儿媳妇敬佩的对我说“妈,你带小孩就是有一套”时,我是被需要的。
婆婆与儿媳妇之间,并不是不可和平共处的,就看你用何种心态来对待。不要向生活投降,用开心来面对多变的人心。
而阴霾只存在于眼前,阳光永远在我们心中。有阳光的地方便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敞开心胸,别让心灵躲在阴霾中沉重的咽着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