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去学游泳了,经过10节课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每节课是90分钟,10节课加起来是900分钟,但是教练真正手把手教我的时间不到60分钟。教练在第一节课就跟我说了:“成人学游泳,最重要的是自觉练习。”
在第一节课在学漂浮的时候,教练就夸我很厉害,漂浮憋气比较久而且很稳。得到这样的夸奖当然很开心,但是,我没有被这种所谓的悟性冲昏头脑,我每节课都会准时去上课,就算前几天下雨了,我还是冒着雨开着我的电动车小红出发去游泳场。到了以后才是真正的考验,因为下雨,天气比较凉快,而在水里甚至有点冷了,但我没有因此而退缩,还是不停地练习。
相比很多因为天气原因就不去上课的同学,我觉得自己在坚持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每次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懒惰。
相比于在同一时间上课的其他学员,我这次学得还是比较快的。我也不明白,因为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接受能力比较差的人,学东西很慢。这次游泳是个例外,我想了一下,除了跟我这四年的运动习惯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从一开始就端正了态度,知道所有技能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靠不断的练习。
最近一周都在看书本《绝非天赋》,作者是美国作家斯科特·考夫曼。他的人生非常传奇,从小就被诊断患有学习障碍,不但被留级,还被安置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但是作者没有放弃自己,靠着永不放弃的坚持让他终于逆袭了人生,成为美国知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科普作家、耶鲁大学博士。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重要实验——棉花糖实验。心理学家把500多名学龄前儿童带入一个游戏室。房间的桌子上零散地放着棉花糖和曲奇饼。研究员让每个孩子选择一种零食,然后告知他们有两种选择:第一,立刻享用所选的零食;第二、稍等片刻,然后能再得到一种零食。随后研究员离开房间,让孩子独自面对诱惑。
有些孩子马上就吃掉零食,而有些孩子能够克制自己吃零食的冲动。为了研究小时候的自控力对长大后有什么影响,研究员在10年后给当年参加实验的小孩各发了一封信。进一步研究表明,当年愿意等待以获得更多零食的四五岁儿童长大以后在学习能力和社交方面更好。而对他们成年后的进一步跟踪研究发现,早年意志力强的人在今后能够获得更高的教育成就,更大的自我价值和更好的抗压能力。
上述的实验就很好地解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我们都听过这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轮到拼智商的时候。”其实抛开那些极小数天赋异禀的人,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努力程度,也就是你是否能够努力坚持下去。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惊讶地发现:“较高(而不是最高)水平的智商加上最大程度的坚持所能实现的卓越成就高于最高水平的智商加上较少的坚持所能实现的成就。”就算是莫扎特这样的天才,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靠的都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拿我自己来说,不知不觉已经坚持晨练瑜伽5个月了,几乎没有间断过。而我在英语流利说上面已经连续打卡127天了。自从4月加入猫群以来,又养成了读书和写作的好习惯。总结一下我现在每天做的事情,除了日常工作以外,还有读书、写作、晨练、学英语,还有最重要的素食。从去年3月19日开始,到现在已经素食1年4个月了。
我并不觉得要做到这些很难,当然我更不觉得自己很牛。虽然刚开始坚持需要克服各种诱惑,但是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坚持起来就不费力了。
我深知现在的每一份努力在短期内都是看不到成效的,但是我愿意坚持下去,享受每一个努力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