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 12:00 西安七賢庄青旅
因為重要,我們都還在想辦法旅行
「你是台灣來的?」
我在青年旅館中庭看著書,聽見他和別人說話(國語)的口音,太熟悉了,我試探的問了一下
「是啊!」
「我從高雄來的。」我用閩南語說了這一句
「我從彰化來的。」他用道地的閩南語也回了一句
接著,我們就在西安的青年旅館,用著母語聊了兩個多小時。
在異鄉,能說母語會帶來一種特別的感受,像是用語言把家帶在身邊。
我們一直沒問彼此姓名,但說了好多話。他,五十幾歲,從陝北騎著自行車,後頭拖了一個大拖車,一路過來。在進西安時摔倒了,就索性待在西安休息幾天。
我們從旅行見聞聊到家鄉家人,聊到生命的變化。
大哥:「我也是快五十才開始這樣旅行,我需要這種旅行的孤獨。有一回我騎到了一個很鄉下的地方,早上起來找不到早餐店,那裡農地很大,我騎車經過一個路口,看到一早剛上工的人,在冷冷的天氣下吃著冒著煙的熱豆腐湯,一大塊的豆腐,我問他哪裡買的,我也去買了一份,我坐在路邊,一個人吃著那碗豆腐….」我用著羨慕的神情接著說:「那一定很有滋味,那不輸五星級一餐。」
他點點頭,說:「我旅行就是想要享受獨處。」
我:「我們的文化,強調人與人一起的快樂,這樣也很好,但如此,我們卻少了可以和自己相處的經驗,一個人旅行,能帶來很多的自我對話,我想我們需要這種孤獨的經驗。沒有孤獨,則無法清醒的待在人群裡。」
大哥:「不過,這幾年,越旅行心裡就越牽掛著家。我母親九十幾了,現在每天下午時間到,就會自己穿好襪子,等我帶她去八卦山,用助行器走兩三百公尺。我本來有工作,但後來想,能跟母親這樣相處的時間也有限了,乾脆就提早退休。不過也是這樣,我旅行時常常會牽掛,總覺得還有對家人的責任。」
我:「我也是,這一趟我本來還要往哈密、吐魯番到烏魯木齊的,但在敦煌走了幾天後,想家了,昨天,是我父親的百日,我就想父母,就改了機票,我要回家了。不過,我不是用責任想這件事的,不是我是誰的孩子、誰的父母我就要怎樣,我想回去是因為情感而不是責任,也就是這樣,我內在才能有一條河流流動。也是這樣,我要提早回去就不會委屈,那是因為我不是為了『責任』,而是為了我的『想念』,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培養的不是責任,而是自己與家人的情感。有了情感,這一切才會自然,我們才能自由。」
此時,我的手機「嗯嗯」的震動,鬧鐘響了,得要出門了,不知不覺和大哥就這樣聊了兩個多小時。
我們互相道別,我準備出門,大哥去整理他的行李,一切安安靜靜卻輕輕醒醒的。
這兩三年的旅行,越來越有這樣的感覺。旅人相逢,不必相識,重要的是在那好好對話的片刻,我們是否完成了一份美麗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