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如先生说:“至于我本人,无论是在课堂上分析作品或写赏析文章,一直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一曰通训诂,二曰明典故,三曰察背景,四曰考身世。最后归结到揆情度理这一总的原则,由它来统摄以上四点。”这段话,给出了我们赏析古诗词或古文的原则。
参考这原则,我们一起来读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如梦令格律
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中仄中平中仄。
每句最后一个仄韵压韵。第一二声为平韵,第三四声为仄韵。中,指此处用平韵或是仄韵都可以。
二、读《如梦令》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婉约派词最大的特色是善用“比兴”的表现手法。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而言之,就是寄情托兴,抒难以明言之意。表面上看起来写花月春风,满纸香艳,其实寄托了作者不能明言的情感,或者是更为复杂而隐晦的比喻。
所以读婉约派风格的诗词,如果只从字面上来解理,基本没有读懂作者在写什么,但作者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思,除了作者本人谁又能懂呢?
这首词写于什么时候?
从“海棠”,可以猜测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从“昨夜雨疏风骤”、“绿肥红瘦”,可以猜测为新婚时期。
为什么是海棠,而不是别的花?
有这么多花,李清照为什么要用“海棠”?也许他们家院子里真的有一株海棠,如果仅是这样的话,一点也不婉约派了。婉约派写的花花草草从来不会只是花花草草。
这里用“海棠”基本就可以说明,此时的李清照已经结婚了。依据来自于一首诗和一个典故。
唐朝诗人韩偓写过一首诗《懒起》:百舌唤朝眠,春心动几般。枕痕霞黯澹,泪粉玉阑珊。笼绣香烟歇,屏山烛焰残。暖嫌罗袜窄,瘦觉锦衣宽。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百舌唤朝眠”,这里的百舌真的是百舌鸟吗?难道不是被吻醒的吗?如果是被鸟叫醒的,为啥后面要“春心动几般”?从诗的内容看,很明显昨夜韩偓与一位美女共度良宵。
韩偓,在诗人里写男女情事的诗算多的,还把这些艳情诗汇集起来出了本书叫《香奁集》。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用到了韩偓《懒起》里的几个元素:昨夜下雨了,想知道海棠好不好,卷帘。
借用韩偓诗中的元素,会不会暗指借用诗的意境呢?如果这样,基本可以判断此时的李清照已经与赵明诚结婚了。
这里的海棠有可能指是一株海棠,但是与前面“浓睡不消残酒”联系在一起,就有可能是指李清照这个人。这要讲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一个典故了。
传说,唐明皇登沉香亭,要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昨夜酒醉,卯时还未醒,就命高力士扶着她去见唐明皇。唐明皇看见杨贵妃“醉颜残妆,鬓乱钗横”的样子,笑道:“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海棠春睡”便成了后代诗人、画家笔下的素材,唐伯虎就画过一幅《海棠美人图》。《红楼梦》里有提到,宝玉进秦可卿的房间时,看见挂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当宝玉在房里睡着后,就梦游了太虚幻境。大家都都知道宝玉在太虚幻境中看了金陵十二钗的正副二册,但是宝玉在太虚幻境中还学习了一项技能,就是警幻仙子传授了他云雨之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昨夜雨疏风骤”有这么几个意思:
1、昨夜的天气确实雨疏风骤。
2、昨夜,代表已经过去了;雨与风,代表两股力量;疏与骤,代表一强一弱,很像是在形容新党与旧党之间的竞争关系。昨夜雨疏风骤,表达了李清照对停止党争的希望。
只有在宋徽宗继位之初,1101年,才可能有这样的希望。宋徽宗提出停止党争,看起来好像有希望。但是在第二年,因为元祐党碑的事情,党争越演越烈。
3、雨疏风骤,指昨夜李清照与赵明诚行云雨之事。
这三层意思在这里可能同时存在。
“浓睡不消残酒”传递的信息可能是:
1、喝多了,睡得很死,睡醒酒还未消。这是字面意思。
2、浓睡,不管外面怎样的雨疏风骤,都跟屋里的人没关系,照样喝酒,照样睡得很香。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卷帘人是谁?
我的答案:肯定是赵明诚。吴小如先生也认为是赵明诚。
这么香艳的词,用个丫鬟做卷帘人多没意思,不是吗?
故事也许是这样的:
昨夜李清照喝醉了,也许没有来得及卸妆,此时的她也许正是“醉颜残妆,鬓乱钗横”的样子。所以她问赵明诚,我这样是不是不太好?赵明诚说,你还是你,一样的明艳动人。
应是绿肥红瘦。
杜牧有首诗《叹花》: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狂风落尽深红色”—红瘦;“绿叶成阴子满枝”—绿肥。
“应是绿肥红瘦”,像是李清照回复赵明诚说,我现在嫁你为妇,已不再是花季少女了,接下来我们要想的是多生几个孩子。
李清照与赵明诚没有孩子,但是这首词写于他们新婚时,那时他们是不可能知道自己将来没有孩子的,只有美好的愿望,希望“绿叶成阴子满枝”。
李清照最终没有生孩子,可能与她的出生创伤有关。那一份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母亲过世的负罪感,对她的影响是她自己也不知道的。
三、李清照的生母是谁?
猜测一:王拱辰的孙女
《宋史·李格非传》: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
王拱辰,十九岁举进士第一,后为翰林院学士,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
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侍读皇室,担任科举考官,地位清贵。
御史,史官兼掌监察,监察百官。御史中丞,宋朝从三品。
节度使,地方军政长官,宋朝从二品。
《宋史》中记载王拱辰的孙女嫁给李格非,但是《宋史》由元朝人编撰,史料考证不一定详尽。
比如,李格非还有一个儿子,李清照的弟弟李迒,但在《宋史》里却没有提到。李清照写的《<金石录>后序》中记载,“有弟迒任勅局删定官”,这里的“弟”就是李迒,当时负责把皇帝的诏旨编辑成书。
1976年,在河南洛阳龙门地区,考古出土了《王拱辰墓志铭》,对其后代子孙有详细的记载,但没有李格非。
王拱辰死于1085年,也就是说在他死之前,他的孙女还未嫁给李格非,那么她就不可能是李清照的生母,因为李清照生于1084年。
我觉得墓志铭的准确性比史书记载的更可靠,特别对元朝编撰的《宋史》。
猜测二:王珪的长女
《王文恭公珪神道碑》: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丞相王公珪感疾,五月己酉薨......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早卒。
适,女子出嫁,《玉篇》。
王珪,进士榜眼,宋神宗时拜首相,宋哲宗时封岐国公。
没有王珪,可能轮不到宋哲宗做皇帝。神宗患病时,王珪请皇太后立哲宗为太子,当时哲宗为延安郡王。后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墓碑上的记载,准确性更强,所以王珪的长女肯定嫁给过李格非,只是在1085年之前就去世了。
李清照生于1084年,那么李清照的生母只能是王珪之女了。
网上有三个资料可以证明王珪之女是李清照的生母:
1、李迒是李清照同父异母的弟弟。
2、李清照4岁之前,由于李格非在外任职,她住在李格非哥哥家,由她的伯母伯母抚养。
3,赵明诚去世之后,北宋迁都杭州,李清照去杭州找过秦桧寻求帮助。王珪儿子王仲山,李清照舅舅的女儿嫁给了秦桧。
能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没有写过一首关于秦桧和岳飞的诗词,应该跟她与秦桧是亲戚有关。
从王拱辰和王珪的墓志铭上基本可以确认,王珪之女是李清照的生母。
猜测三:王珪之女的死因
如果李清照的生母是王珪之女,她的死很有可能与生李清照有关,比如死于难产、或者由于难产造成的疾病、或者产后的某种疾病。因为李清照生于1084年,王珪之女死于1085年的农历五月之前,从李清照出生算起1年左右的时间。
四、李清照的原生家庭
以下对李清照原生家庭,以及后面关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讨论,是从精神分析假设的角度切入的,是根据现有信息做出的假设。在实际的心理咨询过程中,这样的假设需要得到确认后,才能知道是否正确。而现在,我们也只能带着假设,在李清照的词和生平里去寻找答案了。
父亲李格非其人
在《宋史·李格非传》中,记载了两件事:
一、有道士搞迷信活动骗人,被李格非遇到,道士坐在车上都被拉下来,“穷治其奸,杖而出诸境”。
二、李格非的治学态度非常严谨,他曾说:“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
从这两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李格非可能是这样一个人:
1、道德标准很高,不能接受不真实、弄虚作假,遇到他认为肯定不能做的“坏事”,必“穷治其奸”,就像对那个骗人的道士,杖打出境,毫不留情。
2、非常认真、严谨,甚至有些固执,搞不好也许还有些偏执。
3、原则性很强,对己对人要求应该很高。
如此看来,李格非是位严谨而又固执的父亲。严谨和固执也决定了李格非的人际边界特性是明确且稳定的。也许从中缺少温柔,但对于李清照来说,父亲要求高没有问题,只要要求“明确且稳定”,可以让李清照清楚的知道要做什么,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怎样算做到了、怎样算做好了。父母的“明确且稳定”对孩子而言,意味着安全感。
李格非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李清照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肯定很少,但这也给了李清照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可以做自己。这份对自己的自主权,让李清照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可以反复尝试,最后达成目标。
如果一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件事,并在自己的付出与努力下达成目标,同时获得外界的认可,特别是权威的认可,这样所收获的喜悦感和成就感是对自我价值最好的肯定。这是一个人内在动力的良性循环。
母亲的死亡可能对她造成的影响
如果李清照生母的死亡与她的出生有关,比如死于难产或生产造成的疾病。那么在李清照的潜意识里,很有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导致母亲死亡的直接原因。
从时间上看,母亲过世时,李清照最多1岁左右。这种发生在前俄期或者出生时的创伤,所造成的影响通常很难被意识感知到,而是在潜意识层面影响着一个人的方方面面。
如果李清照的潜意识认为自己的出生是导致母亲死亡的直接原因,会对母亲的死亡有很深的负罪感。同时认为自己的出生是一个错误,希望自己没有出生,这样母亲就不会死了。而这又是一个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会给李清照带来很强烈地无助感。
这份无助感的背后还有一个周岁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对于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来说,母亲死亡意味着将没有人养育她,她也将面临死亡。
这份对死亡的恐惧太过真实与强烈,不能被触及分毫,所以会被埋藏在潜意识的更深处,甚至连李清照自己也不知道有这份恐惧。
避免触及这份无助感和死亡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保持更大范围的控制感,可以应对更多的事情,并可以做得更好。这就要求自己变得更强大、更优秀、更有能力。当时有人称赞她:“中郎有女能传业”,这是韩愈称赞东汉才女蔡文姬的诗句。
继母也是位亦善文的才女
李清照的童年,在前俄期经历了生母过世,而在俄狄普斯期又经历了父亲续弦,而且继母家世显赫,同样是位亦善文的才女。能在《宋史》中留下“亦善文”这几个字,已经是非常高的评价了。试想,如果给当今社会作史,需要有怎样的成就才能被载入史册?
面对一位可以在史书留名的继母,李清照与之竞争的难度就会大很多,当然难度增加,一样会激发更强的竞争力。我猜,李清照会是一个性格非常倔强,并好胜的人。在竞争中,她渴望胜出,那她就要做得更好,更优秀。
俄狄普斯期的孩子有一个幻想,幻想自己可以“杀死”同性别父母,而获得同异性父母更多的爱。幻想中的“杀死”在现实中表现为与同性别父母的竞争。
李清照生母过世,她原本是这个竞争关系中的获胜者。但是继母的出现,她又不得不面对与别一个女人竞争父亲的爱,如果这个女人不是生母,情况就会变得更复杂。
在俄期,孩子最终会发现父母的位置是不可能被自己取代的,不得不妥协而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在这个时候,孩子会认同同性别父母的特质,而让自己也拥有这些特质,因为他们相信拥有这些特质就会获得异性父母的爱。同时他们会渴望找一个跟异性父母特质相同的异性成为伴侣来爱自己,这样就满足了俄期的幻想。这是一个理想的模型,现实出现的问题会更为复杂。
五、李清照与赵明诚
才女光环下的李清照是怎样的
李清照童年时期,还在襁褓中母亲去死;父亲基本都在外地为官,缺少陪伴;她从小被寄养在伯父家,由伯母抚养;后来父亲续弦,继母家世显赫。
李清照童年时经历的种种,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是一个有严重童年创伤的人。带着这些创伤长大会是怎样的呢?
1、依恋关系中缺乏安全感,会呈现更多焦虑-回避的依恋模式。
在现实中表现为:内心有强烈的,希望获得爱的渴望,却又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从情感层面不会非常靠近一个人,特别是有亲密关系的人,由于实际的内心距离保持的比较远,所以可以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稳定、看似良好的关系。
在李清照的词中,我常常可以感受到一个人内心的寂寞和无聊。
李清照喜欢喝酒,可能已经超出喜欢,到了嗜酒的程度,她现有的词中有1/3以上提到酒醉。对酒精的依赖也是一种依恋,酒精比人更安全。酒精对神经的麻痹起到非常好的回避现实的作用。借助酒醉后的情感流露,可以释放一部分被压抑的情感,然后继续压抑,而且在酒醒后不用负责,因为醉了,不清醒。
2、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养成了她倔强、敏感、好胜心强的性格,正因为这样的性格,她有更强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聪明,睿智,看问题透彻。
张耒是李清照的老师,张耒写过一首诗《读中兴颂碑》,当时李清照和诗两首《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在诗中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通过总结历史的教训,表现了李清照对当时朝政的担扰。后期所有的诗评都认为李清照在诗中,用最简节的文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安史之乱的原因。这两首诗属于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传说写于她16岁。
在李清照所在的那个时代,做为一位女性,如此才华横溢、洞彻事理,并不是一件好事。也许李清照也知道这点,所以她在词中多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看似写花、写草、写风月。但又有几人能看透这些花花草草,你浓我浓背后的世界,那个李清照的世界呢?所以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派的一代词宗。
做更优秀的自己,也被李清照充分的运用到一种叫打马的博彩游戏上,堪称一代赌王。李清照玩打马,逢赌必赢。还写了一本《打马图经》专门讲怎么玩打马。
官二代赵明诚
赵明诚,丞相赵挺之的三子。
赵挺之与李格非同朝为官,但分属不同阵营。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以司马光,欧阳修、苏轼为首的旧党被罢贬。神宗死后,9岁的宋哲宗继位,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恢复旧法,罢新法官员。八年后高氏去世,17岁的宋哲宗亲政,又起用新法,罢旧党。七年后哲宗去世,宋徽宗继位,改年号“建中靖国”,希望可以停止神宗以来的新旧党争。
在党争过程中,李格非作为苏轼学生,是个不折不扣的旧党。而赵挺之看上去是新党,但却深谙朝堂之道,任何事都不做绝,给自己留后路。在监察御史的召试中,苏轼曾评价他:“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但苏轼说了不算,赵挺之入选了。
赵明诚是在婚后第二年开始入朝为官的,婚前是太学院学生。从《<金石录>后序》可以了解到,赵明诚无心权谋与仕途,一心只对收集金石、古器、古籍、字画等感兴趣,作《金石录》三十卷,但凡有钱都用来买这些。靖康事件之后,把很多能扔的都扔了,还有十五车。
《<金石录>后序》中记载了一件事,让我觉得赵明诚是一个很纯粹的人,有自己的理想,但也拿得起放得下,不执着,不拘小节,又有原则识大体。
靖康事件后,赵明诚接旨赴湖州任职,李清照送行。船已经离岸,李清照突然想起问:“如果金军打到这里怎么办?”赵明诚在船上挥手遥应道:“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抱负,与身俱存亡,勿忘失也。”宗器,指宗庙所用的礼乐之器。
这次赵明诚离开李清照去湖州赴任,就再也没有回来,一个半月后病逝。赵明诚之所以病逝,是因为他心急,没有搞清楚病理对症用药,最后死于吃错药。
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了
从赵挺之和李格非的关系看,他们两家不可能是交好的世家。赵挺之属于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苏轼是旧党的核心人员,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像他这样原则性强,又固执的人,绝对死忠于苏轼。
在苏轼这位清官眼里,赵挺之是"聚敛小人,学行无取”,不会与之为伍,当然他的学生李格非也一定不会交好赵挺之。宋朝自王安石变法以来的新旧党争,是朝堂上势不两立的两股政治力量,任何一方都想往死里搞另一方。
试想分在这样两个阵营里的赵挺之与李格非,会主动结为亲家吗?就算赵明诚和李清照私下认识,情投意合,想要结婚基本也是不可能的。那么他们怎么就结婚了呢?
这里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宋徽宗,他继位后,改年号“建中靖国”。从这个年号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皇帝希望下面各党不要再争了,大家各让一步,建立一个中庸、安定的国家。
建中靖国元年是1101年,也是在这一年赵明诚与李清照结婚了。宋徽宗新帝继位,希望新旧两党和睦相处。我猜赵明诚与李清照结婚正好符合当时大局势的需要,具体发生了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赵明诚与李清照之间感情是否好?这个可能只有李清照自己知道了,而我们也只能在她的词中仅窥一斑而已。从我们要读的这首《如梦令》看,他们新婚期间还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