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看夕阳
这学期有一篇单元习作《——即景》,今天下午带着学生们去教学楼天台上看夕阳。我对学生们说:“今天下午我们要一起做一件浪漫的事——看日落!”学生们都很兴奋。我也很期待——在若干年后,学生们回忆童年,也许很多事情都忘记了,可是在天台上跟老师一起看夕阳,看晚霞,看泰山和教学楼都披上了落日的余晖,应该是非常非常温馨美好的吧!
查好了落日的时间, 提前半小时我们就去列队天台等待了,可惜,下午阴天,太阳没出来。好吧,临时改变计划,在天台上俯瞰校园吧!孩子们席地而坐,讲了观察顺序,就分散开自由观察。之后又下楼观察了校园前院和中院的花坛、水池、假山。虽然没有观察到夕阳,但孩子们还是很开心。像这样,在一起,就是很幸福的事情吧!
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习作!
习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我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之初,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于是我带的这一班孩子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是这样的:因为二年级暑假作业其中一项是学会做两道拿手菜,所以三年级开学初举行了一场美食大赛,学生们利用周末做美食、拍照片,写制作过程。周一课上展示,向同学介绍制作过程,以及美食鉴赏(互相吃,嘿嘿)。
吃好吃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情,所以整个过程孩子们很投入、很喜欢,热热闹闹、快快乐乐地体验了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教给他们怎样观察,怎样写调理,怎样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写作文,就轻松而饶有兴趣地把一篇《我的拿手菜》习作完成了。
第一篇习作就在好吃、好玩、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了。不止是第一篇,接下来的每一篇,我会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点,我们一起观察、体验、交流,然后再下笔写。比如写《校园里的法国梧桐》,我们一起远看、近看,仰着头看树冠、树枝、树杈,抱树干、摸树皮、捡树叶,看风吹起时树叶的摇摆,想象树叶们在窃窃私语……然后回到教室,一起交流,一起碰撞,这样一篇习作学生又毫不费力地完成了。写游戏的习作,我让学生们自己制作泡泡水,第二天带到学校一起吹泡泡,我们在操场上,自己吹,两个人互相吹,几个小伙伴比赛吹,大泡泡、小泡泡,一串串的泡泡……孩子们笑着,闹着,观察着,体验着……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让学生知道,习作是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是快乐的,是一点儿也不费力的。
习作教学与生命教育
学生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有切身的观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与大自然,与世界,链接的一个过程。比如校园里的法国梧桐,在此之前学生们对它是熟视无睹的,可是习作教学时孩子经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对法国梧桐有了崭新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情感链接。从此,法国梧桐在孩子们心中就变得不一样了!不止如此,我还让他们用同样的方法去观察校园里其他花草树木,观察自己家里或自家附近的植物,找一个自己的植物朋友,可以用身体触碰感受植物,和植物朋友对话。
我之所以让孩子们找一个自己的植物朋友,源于我初中时的一段经历。我的小学是在农村上的,因为爸爸工作调动,初中空降到城市,一个同学不认识,普通话也不会说,深感孤独和自卑。那时候,校园里的一棵玉兰树成了我的好朋友,我的心事都会向它诉说。那棵玉兰树陪伴我度过了孤独苦闷的初中的生活。我想如果一个孩子能够从小有一个植物朋友,能倾诉心事,那他也不至于抑郁吧!如果一个孩子能够用心观察植物,感受植物细微的变化,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人,还有这么多植物在默默生长以及散发着善意和爱,这样的孩子一定不会抑郁自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