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

读完本文约需47分钟


各位书友,大家好。


我们曾经说过,怎么样读老子的《道德经》。其实老子有两个非常好的学生,真正学到了老子的思想和智慧。一个就是庄子,他主要研究和喜爱的,是老子讲的那个“道”的境界;一个就是韩非子,他主要喜欢和研究的,是老子的“道”具体在政治上的运用。所以韩非子也解老和喻老。就是解释老子、比喻老子。


我们今天要给各位书友讲的,是怎么样读《庄子》。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首先得了解一下作者。就是“知人”。然后我们得了解他的作品。就是“知书”。然后我们要了解他这本书里最重要的核心的内容。


一、知人


闲话少说,我们来读一下庄子的这个著作。要了解他的著作,首先还是老规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人。


01 穷


庄子这个人让我来概括,我觉得他的生平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从时间上来判断,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去世于公元前286年,这个时间段相当于楚威王和齐宣王的那个时代。这两个人大家熟,楚威王,芈月的父亲,齐宣王,好大喜功、滥竽充数的那个。


在这个时代,庄子名声很大,但是生活却很穷困潦倒,所以概括庄子生平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穷。庄子是真穷,这倒不是装的。


中国历史上,有些人喜欢装穷,你要想把文章写得好,把诗写得好,那你得生活窘迫,得贫困潦倒,大家才觉得你能把文章写得好,把诗写得好,所以很多人装穷。


庄子是真的,不是装的,何以知之呢?你看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要么去做官,不做官,就去教书,没有别的出路了。庄子一开始也做了一个小公务员——漆园吏,管理生漆的一个小公务员。那个漆倒不是现在的油漆,就是那个粘结剂。后来不干了,所谓“当官不自由,自由不当官”,不当官之后他只能教学生去了。


庄子好像学生也不太多,为什么?因为我有意在《庄子》这个书里找他的学生的名字,只找到一个叫蔺且的,其他的学生连名字都没有。不像《论语》,孔子那些学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里边有大富翁子贡、大侠客子路。孔子有两个学生口才极好,其中一个就是子贡,还有一个,就是白天睡觉的那个宰我。老师遇到什么麻烦,人家口才极佳搞外交,老师也不用多费心。


孔子这个老师,我觉得做得还是比较滋润的。庄子不行,官不干了,去教学,学生也没有几个,所以家贫。


有一次揭不开锅了,庄子去向监河侯贷粮,监河侯是肥缺啊。监河侯很讨厌庄子,但是不敢得罪他。知识分子不好多得罪的,得罪了他给你老编段子,这受不了。监河侯就跟庄子对付说,庄子,我现在粮食也不多了,秋天收获多的时候多给你点粮,再多给你点钱,行不行?


庄子就给他讲故事。各位书友,庄子是我们文化中真正的故事大王,讲故事的水平太高了。庄子就给监河侯讲故事,说我来的时候,不是在车沟里看见小鱼吗?鱼就跟我说,你看,我都快渴死了,弄瓢水吧,救救我。庄子说,一瓢水不顶用,我要么去找湖里的龙王商量一下,把你弄到湖里、海里,你在那儿多自由。鱼愤怒地说,等你把他们找到,我早都变成鱼干了。


大家看,他这个事从来不直说,编故事表达自己的这个意思。既然都揭不开锅借粮了,当然这个穷就无可置疑了。


另外一个事情也很能证明他穷的这个事。庄子见魏王,“衣大布而补之”。我每次看到这话都想笑,这穿着一个大长袍,上面都打着补丁,穿个鞋,好像带还拿那个草绳捆着,用岳云鹏的话讲,大概叫“疑似鞋”,我觉得这也不是真鞋了吧。


穷成这个样子,魏王就说,庄子,你好穷困潦倒。庄子说不不不,我穷是穷,但是我不潦倒。穷是生活状态,而潦倒是精神状态,我精神状态很好,我就像那个猿猴,只是落在灌木丛中,无法闪展腾挪,有机会让我回到大森林里边,你看看我的本事。所以我们说,庄子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穷。


02 傲


庄子生平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傲。


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向监河侯贷粮,不就体现了他这种傲吗?人不能有傲气,但是不可以没有傲骨。所以在咱们中国文化中有这样一脉,以庄子、陶渊明、李白、苏东坡为代表,叫什么?“不肯弯腰摧眉事权贵”,自己高兴就好。所以这是我们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脉,那大家要追溯源头,都追到庄子那儿。陶渊明不是说吗?庄子是我的老师。


傲你得有资本,庄子傲的资本是什么呢?


一个是庄子的出身。大家知道,那个时候如果他不是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怎么能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来?庄子是楚国的贵族出身,只不过楚国发生了变故,后来他逃到宋的那个地方。所以在他文章里我们经常能看到大鹏往南飞,回到自己故乡,表达眺望自己故乡的那种情感。


另外一个傲的资本是什么呢?文章写得好。中国人的文章好奇怪,宋朝人的文章写得不如唐朝的,唐朝人的文章写得不如汉朝的,汉朝人的文章写得不如秦朝的。秦朝还有李斯和韩非,政论文第一,可是秦朝人的文章写得不如先秦的。


先秦的这些先秦诸子里边,谁的文章写得最好呢?两个人,庄子和孟子。庄文如海,像大海一样汪洋恣肆,气象万千;孟文如潮,孟子喜欢用排比句,像潮水一样,文章有气势。但鲁迅先生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他说庄子的文章相比起来还是更好,叫“晚周诸子莫能先也”。闻一多先生怎么说?他说你读庄子的文章,你根本就不知道哪是思想之美,哪是文字之美。把思想和文字结合得这么巧妙的,肯定是前无古人,庄子之前没有,恐怕也是后无来者了。


我觉得这好像是对的,因为古人写文章,都把它当作生命的一部分,不像我们现在,有时候把它当成一种技巧和工具,没有办法达到那个境界和水平了。


好,这是我们说庄子的特点,第一个是穷,第二个是傲。然后说到傲的资本,一个是他的出身,一个就是他的知识渊博,文章也写得好。


03 博


《史记》里边怎么评价庄子?《史记》里边有《老子韩非列传》,排在列传的第三位,这里边有二百多字,记载了庄子的生平。


《史记》里边评价庄子叫“庄子其学无所不窥”,说庄子的学问,方方面面都涉及到了,“然其要本归于老子”。所以庄子为什么算道家人物?他讲“道”的部分,最高的理论的归宿还是他的老师老子,庄子是老子的私淑弟子。大家注意,现在很多人这个词用得不对,私淑弟子是没有见过面的。庄子比老子都晚了将近二百年了,没见过面,但是他是继承了人家的思想,所以这个叫私淑弟子。


04 达观


所以我们说,庄子这个人的生平特点有穷、傲、博,还有呢?我觉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达观。


大家为什么喜欢读《庄子》?因为我们中国人不喜欢谈死,孔子也不喜欢谈死,“未知生,焉知死?”。老子也不大喜欢谈死,其实在《道德经》里面,出现“死”的地方,也不过只有三四处。庄子不一样,庄子这人直面生死,庄子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第一个直面生死的哲学家。


他认为,死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没什么可怕的,面对死亡应该淡定、从容。所以看庄子的文章,应该特别注意庄子的生死观,那是我们文化中很宝贵的一个部分。因为不了解死亡,也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所以孔子讲“未知生,焉知死”,其实对我们现在来讲,未知死也焉知生。不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生命中有机的一部分不了解,那这个部分也不能很好地研究透彻。


二、知书


这是我们说先知人,然后我们来知书。庄子的文章原来有十万多字,现在只剩下六万多字,很多都遗失掉了。后人把庄子的六万多字分成了三十三篇哲学论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类。


《内篇》大家公认是庄子本人写的,有七篇文章,一会儿我们重点说一下这个《内篇》。《外篇》有十五篇文章,被认为是庄子和学生一起写的,老师指导学生,大概思想也是跟庄子的差不多。还有一部分是《杂篇》,有十一篇文章,这里边有些文章恐怕是后学写的,还有的认为是伪造的。


即便有些文章被认为是后人伪造的,但是我觉得也很有趣。其实我读《庄子》的时候,《杂篇》里有两篇文章我倒非常喜欢。


一个是《杂篇》里边的《盗跖》这篇文章,《盗跖》讲谁?讲一个强盗,叫柳下跖,造反了,然后孔子就发怒了。孔子说造什么反?我去劝劝他。结果到那儿被柳下跖一通训斥,最后弄得孔子倒哑口无言了。


中国历史上写孔子各种各样狼狈的场景都有,但是都是“颠沛必于是”那一种,虽然颠沛流离,还依然保持着弦歌不辍的那种气质。但是这个《盗跖》不一样,《盗跖》里边柳下跖就训孔子说,孔子,你这人就是摇唇鼓舌,搬弄是非,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用了很多语言。当然这是庄子的很多后人借庄子之名,来表达自己对儒家的不满,我们就当看个热闹。


还有一篇文章,就是《说剑》。这个写得有趣,被认为是后来纵横家的文章,也塞到《庄子》这儿来了。我们借这个也说一下,庄子当年名气有多大?好多人写文章自己都冒庄子之名。


《说剑》讲了一个什么事呢?说赵王不理朝政,喜欢剑客,天天让手下的剑客在那儿比武,啥事都不管,死伤了好多人。太子害怕了,就说找谁来劝劝赵王呢?大家公推,庄子可以。庄子来了给赵王讲了一个什么事呢?说剑有三种,一种是天子之剑,有四海之胸怀;一种是诸侯之剑,有远大的抱负;第三种就是庶人之剑。庶人之剑怎么样呢?整天瞪着眼睛,穿着袍服,拿着剑乱砍乱劈,他说这都不入流。赵王听了之后说,我天天不就是跟那些庶人之剑打交道吗?然后不理这些人了,庄子劝导成功。这个文章大家认为确实不像庄子的那个道家之风,但是很有趣。


2.1内篇


《内篇》七篇文章,《外篇》十五篇文章,《杂篇》十一篇文章,加起来三十三篇。怎么读《庄子》呢?就要知书。白居易有一句话说得好,叫“犹嫌庄子多词句”,写的话太多了,“只读逍遥六七篇”,就只读《内篇》。当然不能只读了,我说的是大家把这个当作重点。所以就给大家先说一下,《内篇》这七篇文章怎么读。


我先说《内篇》七篇文章的排序。原来《内篇》文章的七篇的排序是这样的:


1.《逍遥游》,讲大鹏和蓬间雀的故事。


2.《齐物论》,讲庄子梦蝶的故事。


3.《养生主》,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


4.《人间世》,讲有些人在生活中遇到那么多的危险,怎么样保护自己的事。


5.《德充符》,讲一些奇奇怪怪的人。有的肩膀比脑袋高,有的背上长个大瘤子等等。但是他们精神世界很充实、完满,所以庄子认为他们都不是残缺。有的人外表健康,但是精神残缺,那些人才是不全的。


6.《大宗师》。大就是伟大,宗就是宗主,师就是老师,谁能作为大宗师呢?当然只有“道”了。


7.《应帝王》。应该怎么样做领导、做帝王呢?所以这篇文章里讲的,就是混沌的故事,混沌被南北二帝凿出七窍之后给凿死了。


好,这是内七篇。我们现在很多讲《庄子》的人,慢慢发现一件事,这是古人的排序。我们现在要讲怎么样才能够更好地把这个内七篇读好呢?


01 《人间世》


首先,把《人间世》放在最前面。为什么?辛弃疾讲,“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庄子《人间世》里面也讲,他所生活那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你不被刑罚已经不错了,大家生活着,整天面临着那么多的痛苦和危险,你先把这个摆在前边,人世间生活太不易了,所以把这个放在第一篇。


《人间世》讲了一个什么重要的事呢?庄子喜欢拿孔子说事,在庄子文章里,孔子出现的次数比老子多得多。有一天,孔子看见他的学生颜渊气哼哼地从眼前经过,孔子就把他叫住了,说你干嘛去?颜渊就说,卫灵公太不像话了,把国家弄得这么乱,草菅人命,我要去劝他,我要去指责他。


孔子说你歇了吧,你这个毛头小伙子,德行也不够,名气也不够,你到卫灵公那儿,不是找死吗?你要想真的能够“存人”(帮助人),包括批评指责,你得先“存己”(保护好自己),到了那个水平的时候你再去,否则你不是白送命吗?他说,比如说你跟卫灵公辩论,卫灵公在那儿听,抓到你一个漏洞,质问你,你怎么办?你就得仓皇地去回答吧?万一什么话冒犯他了,那不是把命都丢了吗?


所以人家是讲了好几个这样的故事,比如说有的去给太子做老师,有的要出使到国外。那个时候的诸侯国对他们来说属于国外,一句话说不对,一个事做不对,可能都是螳臂当车——螳臂当车的典故就出自《人间世》这篇文章。


所以《人间世》应该放在前面,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太不容易。人间世,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人世间,充满了种种不确定的坎坷与危险,所以应该放前边。


既然人间世如此危险,那应该怎么办呢?下边这些文章,庄子开始给我们出主意,怎么能够让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生活得更加快乐一点。反正我们也改变不了这个世界,那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所以庄子就想,我们怎么样跟自然讲和,跟社会讲和,跟我们自己讲和,既然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我们就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所以下边这些文章就主要讲这些内容。


02 《齐物论》


第二篇《齐物论》告诉大家两个重要的思维方式,一个就是齐物,一个就是齐论,大家看一下标题就清楚。你不要把它们三个合到一块儿,它是讲的“齐物”“齐论”。


什么叫“齐物”呢?就是万物平等。我非常喜欢外篇《秋水》篇里边的这一段话:


以道观物,物无贵贱。


其实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大家反正都是由道来的,大家都是平等的,这个世界其实就像一个大家庭。


陕西有一位非常杰出的人物,叫张载,他有一篇文章叫《西铭》。他里边就讲,乾坤,也就是天地,是我们大家的父母;国家的主要领导者,不过就是长兄;还有那些穷困潦倒的人、鳏寡孤独的人,那都是咱们的兄弟姐妹。“民,吾同胞”,大家都是同胞,“物,吾与也”,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


这个思想绝对不来自儒家思想,而是来自庄子的思想。他也是儒门中很重要的人物,张载,张子厚,我们关学的创始人,这个道理就是庄子这段《秋水》篇讲的。“以道观物,物无贵贱”,从道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这就叫“齐物”。


所以我觉得庄子《齐物论》里面有一个非常好的观点,就是平等。庄子被称为我们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反异化的哲学家,大家都是平等的,凭什么你就老去蔑视别人,你出身高贵,你钱多,你官大,你就去蔑视别人。所以我们说,《齐物论》首先是“齐物”,万物平等。


大家有没有琢磨过一件事?我们经常讲“庄子梦蝶”这个事,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只有庄子一个人想得到到底是我梦见蝴蝶了,还是蝴蝶梦见我了?我们从来不会这样想,蝴蝶梦见我,怎么可能呢?这就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太低了。所以从道的角度来看,物无贵贱。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大家从自己的角度来讲,都觉得自己高贵,别的物种低贱。我们人类最高贵,我吃这个吃那个,有什么不可以的?不可以,其实站在它们的角度,觉得我们人才是一种奇怪的存在。


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从世俗的角度来观察,贵贱就根本不在于我们自身了,都是靠别人评价。所以庄子说我管你什么别人的评价,我自己觉得很开心,哪怕我在泥塘里打滚,我觉得挺开心、快乐的,就可以了。我觉得庄子这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有的时候真是我没有想到的。


《齐物论》,“齐论”是啥意思呢?我觉得庄子在《齐物论》开头讲风的事太杰出了: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这里面那个词叫“吹万不同”。我们大家看一下,吹万不同,风吹各种东西,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可它都是风啊,本质上不都是一样的吗?


但是“咸其自取”,最后都靠你自己了,你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器物,让风吹出这样的声音?“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你自己要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怒者其谁耶?”怒就是发动,发动者还有谁呢?那最后不都是自己吗?风也是自己,没有什么神、上帝发动,我们也一样。他说你看这个风是不是同一个风?只不过吹在不同的东西里面,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吹到杯子里是一个声音,吹到了高楼,就是“高楼多悲风”,然后吹到笛子里是一个声音,可是本质上都是一个风。大家各种各样的论点互相争论,你怼我,我怼你,这本质上不都是一样的吗?你要老去在这个上跟别人争是非,用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老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这就不行了。


所以庄子《齐物论》观点里最杰出的是什么呢?宽容,你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为什么?因为大家站的角度不一样.还有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你凭什么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事情?


大家看这一段: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事情都有彼此,你站在那边是看不到这边的,你站在这边只能看到自己的,大家角度不同。我在桌上写个6,你看就是个9,咱俩就在这儿争,角度不换,争一辈子也不会确定结论。所以你得宽容,别人站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还有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大家看这一段: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事情它都是变化不定的,你不能强行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事情,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


你不信的话现在就说一句话:“今天天气好不好?”“今天天气很好。”那是你的看法,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认为今天天气很好。”我们大家所有人都把“我认为”去掉了,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吗?我们都形成习惯了,这下就麻烦了,都拿自己的标准衡量,把自己的对错的标准强加给别人,这不是引起了一些是是非非的争议吗?


我觉得《齐物论》这俩观点讲得太漂亮了,“齐物”“齐论”,“齐物”背后的观点是平等,“齐论”背后的观点是宽容。这是《齐物论》,《庄子》最难读的文章之一。


03 《养生主》


第三篇大家熟,叫《养生主》,“主”就是宗旨。道家讲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要了解事物的规律。


《养生主》里最重要的一个故事就是《庖丁解牛》,《庖丁解牛》怎么讲养生的?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就是庖丁手中那把刀,十九年都跟新的一样。它凭什么跟新的一样?他不砍骨头,他也不是在那筋多的地方硬割,他是顺着那个筋络,游刃有余。


你看,庖丁本来是一个在众人眼里比较低贱的职业,他是一个叫丁的厨师,不过是给文惠君表演解牛的行为艺术。他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十九年刀像新磨的一样,文惠君说,你这也太厉害了,怎么能做到这一点呢?然后丁就给他讲,说你看很多厨师,他那个刀一个月就得换,因为他老天天在那儿乱砍,遇到骨头就砍崩了。有的一年一换,因为他使劲割那个筋络纠结的地方。他说我这把刀“以无厚入有间”,我的刀就那么薄,牛的骨肉中间的缝隙很大,我的刀就可以在那儿游刃有余。


这个太漂亮了,这个讲养生不单是服养生药、天天大补之类的,而是得了解事物的规律和规则。所以养生的宗旨在游刃有余,在顺服这个规律。


《庖丁解牛》讲的最关键的一个道理叫什么呢?叫“技近乎道”,大家做的工作其实都属于技术的层面,但是大家得喜欢这个工作,把这个东西做得非常快乐、非常自如,别人看着也高兴,你的技术就已经进入了道的境界。


所以你看咱们中国人,喝茶有茶道,养花有花道,练武有武道,琴有琴道,棋有棋道,等等。小的技巧,最后进入了大的境界。所以七十二行,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呢?做哪一行都可以由术进入到道的层面,由技进入到道的层面。好,《养生主》,游刃有余,这是第三篇。


04 《德充符》


我们现在把原来的第五篇《德充符》,移到第四篇的位置。因为我们要把《逍遥游》放在最后。


《德充符》,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我们在小学的时候,经常喜欢开玩笑,叫人家“瘸子”“瞎子”。后来觉得自己太卑劣了,因为在庄子的这篇文章里边,讲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可是庄子认为,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完满的,他们的内在的潜质是丰富的,所以他根本不用这个方式来称呼他们,我们把他们叫作“畸人”。


在《德充符》里边,“德”就是精神,“充”就是充实,“符”就是符合大道。一个人精神世界充实、符合大道了,这样的人就是全的、完满的。而有的人外表很健康,可能正好走到了另一面。


《德充符》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郑国的大夫子产,去向伯昏无人学习,然后看见一位同学脚没了,那个人叫申徒嘉。他就跟那个同学讲,下课的时候要么你早点走,我晚点走,要么你晚点走,我早走,你不能跟我同行。你这个受了刑的人,好意思跟我郑国大夫子产做同学吗?


然后申徒嘉就给他讲,说你看,我跟老师在一块儿十九年了,老师从来都没有把我当作一个受了刑的残疾之人,现在咱俩是同学,你竟然不从内在的角度里边来衡量我的品质,而老是从外在的方面来衡量,叫什么?你不索于内,而索于外,你好意思吗?这就是你郑国大夫子产的水平吗?子产说,好,你不要讲了。他受到了教育。


在庄子的文章里这类人很多,比如说王骀,肩膀比脑袋高,还有的背上长个大瘤子等等。但是大家跟这些人交往的时候,都是虚而往,实而归,去的时候好像很多知识很欠缺,跟他们交往的时候,就感觉到有很多的收获,渐渐地就忘记了他们外表的这种所谓的残缺。


05 《大宗师》


那现在的第五篇是什么呢?就是《大宗师》。


《大宗师》讲得太深刻了,一个是《大宗师》这个标题,伟大、宗主、老师,这指的当然是道。那怎么来讲这个道呢?要讲这个道,一个是借助他的老师老子,借助老子主要讲什么呢?讲我们人生从不愿提及的一件事,就是死的这件事。所以《大宗师》里边很多讲的,就是关于我们怎么样对待死亡的事。


我们来看一下: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活着,你就快乐地劳作,反正大家谁也避免不了死,那你就把它当作一种真正的休息。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这个讲的什么意思呢?我们在生活于天地之间,活着,快乐地劳作,死亡可怕不可怕?不可怕,那是我们生命必然的一部分,死了就把它当作一种休息。所以你活着的时候,活得很好,面临死亡的时候,也要把它处理得很好,别那么恐慌,淡定从容。活着的时候,懂得诗意地栖居,面临死亡的时候,也能够诗意、从容地对待。


这个态度真的是蛮高的一种境界,不得了。所以我觉得《大宗师》里边讲到生死观的时候,讲得非常有趣。


06 《应帝王》


然后是这个《应帝王》。《应帝王》讲的什么呢?因为道家讲,做帝王、做领导应该“无为”,道家讲的“无为”是不妄为,不要瞎折腾,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为了以后不去争名夺利,叫“利而不争”,这是人家道家无为的做法。


所以他创造了一个道家崇拜的形象,叫“混沌”。中央之帝曰混沌,南方一个帝倏,北方一个帝忽,两个人就觉得中央之帝对咱很好,说咱们报答一下,说你看这混沌又没有七窍,咱俩七天,一天凿一窍,报答一下。结果七窍凿成了,就把他给凿死了。就是这七窍伶俐太聪明,反而适得其反。道家借助《应帝王》,讲无为的道理。


为什么叫“是真佛只说家常话”?真传一句话,假传才万卷书了。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让大家用读十本书的时间,来读一本经典,道理就是这样。


07 《逍遥游》


开头《人间世》,讲人生之艰难。中间讲齐物、齐论,游刃有余,怎么对待这个世界上的这些鳏寡孤独之人。然后你才能达到最后道家最强调的三个字,就叫“逍遥游”。


这是庄子写得最漂亮的一篇文章,它的影响太大了。大家看这个《逍遥游》,先要看这个“游”字。我们这个游原来是走之旁,因为你去旅游,那儿不一定有水,但什么时候这个游字有意无意变成一个三点水了?就是因为《庄子》里边讲“游世”,他这个“游”里边蕴含着逍遥与自由。理解《逍遥游》,关键还在这个字上。


那他用什么来讲这个“游”呢?庄子最喜欢干嘛?钓于濮水,天天在那儿钓鱼。楚威王派两个人请他做国相,他也在那儿钓鱼,持竿不顾,根本都不理他们。庄子喜欢钓鱼,喜欢什么呢?喜欢看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有一篇文章,或者说一个说法,大家都熟,叫“子非鱼”,出自庄子的《秋水篇》。有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渠边散步,庄子就说你看这鱼,怡然出游,多快乐。


惠子马上就抓到他的逻辑漏洞,就问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就说,他不是我,他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惠子说停停停,是庄子先说他知道鱼是快乐的,先别管我,他先说说他怎么知道的。


这回庄子被逼到死胡同了,因为从逻辑上说,惠子的这个观点一点都没错。我们没有人能了解别人的精神世界,所以天天在那儿喊“谁懂我”,你自己都不懂自己,老让别人懂你,多难的事。所以我们没办法知道鱼到底是不是快乐的,也许底下有个什么大鱼追它,吓得直跑。


但是庄子在他的文章里永远是获胜一方。庄子就跟这个惠子对付,说“请循其本”,惠子你过来过来,你问我“安知鱼之乐”。安不是有两个意思吗?,一个是怎么,一个是在哪里。你不是问我“安知鱼之乐”吗?那不是已经知道,我是知道鱼是快乐的吗?我不就是站在水边就知道了吗?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在我们文化中影响有多大吗?我在西安的时候,去大唐芙蓉园南边那儿吃烤肉,那烤肉摊都叫“子非鱼”。还有一个店叫“庖丁解牛”,我也不知道那个店是干什么的,但是我看那牌子知道,这个东西出自于《庄子》。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些,但是它的影响却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很有趣。


在北海公园有一个景点,就叫濠濮涧,这不是来自子非鱼吗?濮就是濮水,庄子钓于濮水,庄子喜欢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为什么?因为水多了鱼就忘了水了,水少的时候你天天得想着水,别干死,但水多了就忘了,这叫什么?叫“相忘于江湖”。水多了,在大江大湖里,鱼从来感觉不到水的缺乏,水少的时候要相濡以沫,互相吐吐沫湿润对方。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鱼亦相忘于江湖,人呢?相忘于道术,你学道学多了,就让自己看问题的高度更高、深度更深、广度更广,这方面多了就像鱼水多了一样,它就不成为你的限制了。


第一个游,鱼在水中游,第二个是什么呢?大鹏,大鹏在九万里之上游。中国人太喜欢《庄子·逍遥游》开篇这一段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就是海上涨潮了,它往南飞。大家注意这段话,庄子本来并没有认为大鹏代表绝对逍遥,但是他有意无意写出这样一件事。大鹏要想飞起来,那大鹏太大了,鹏之背都不知道几千里,它想飞起来,首先得有风来,“海运”就是等风来。


但是如果这风来了,风要不够,或者来了你不肯飞,你也没有后边的自由,所以第二个是要乘风起。第三个就是飞到九万里之上,逍遥游。


大家看: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这大鹏飞到了九万里之上,背负青天,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它了,告诉大家什么?你天天在水平面底下,自由什么呢?你说我要好心态。你到了那个时间段都没有浮出水平面,怎么能有良好的心态,老自己欺骗自己吗?等风来,乘风起,逍遥游——大鹏之勇。


所以会怎么样呢?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个三千里和九万里,成为中国人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化的形象,所以李白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们生活于这个世界之间,得有智慧,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无谓的冲突,因为我们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大家算一下,我们这一生到底有多长时间呢?“人生七十古来少”,其实人活到七十岁已经就不错了。“又十年娇小”,十年去掉,“又十年昏老”,这十年也去掉,还剩五十年。“又一半被睡魔分了”,剩下一半时间睡觉了,就剩下二三十年了。


你说二三十年,我们就这么有限的能做事的时间,你天天跟那些无谓的人、不必要的事去纠缠,有意义吗?合理吗?所以要懂得像那把刀一样,很多事能够游刃有余,不让自己受砍骨头、割经络的伤害,这才是道家给我们出的这些主意。


2.2外篇


当然除了内七篇,《外篇》也有几篇文章也非常棒,也趁机给大家说一下,非常有趣。


“虎尾春冰真学问,马蹄秋水妙文章。”虎尾春冰,捋虎尾,你要小心,要不然被老虎吃了。走在春天的冰上,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是真学问,告诉大家小心谨慎。“马蹄秋水妙文章”,指的是《马蹄》篇和《秋水》篇,也就是我要给大家推荐的《外篇》里边的两篇大文章。


01 《马蹄》


古人有时候文章没有名字,也用开头的字来代替,比如说开头两个字。可是大家看一下,《马蹄》篇的原文是什么?这两个字完全不应该合到一块儿的,但是古人还是照着这个方式。庄子对马的观察太细腻了,他说:“马,蹄可以踏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马跟蹄两个字本来是分着的,他合到一块儿了,叫《马蹄》篇,大家以为还是讲马蹄子的,不是,他在讲马。


这个马是自由自在的,后来遇到一种什么人呢?叫伯乐,伯乐说我会相马,然后把马弄来,烧它,烙它,打它,训它,一多半给折腾死了。然后庄子就说,现在很多的人管理天下,不就是这样吗?本来自由自在的马,现在都被训成这个样子,还说自己善于治马,他说现在很多人管理天下,就像伯乐治这些马一样,完全是一种虐待。


你看,这个《马蹄》篇就这么短,但是它讲的道理非常有趣。他先是以伯乐为例、以马为例,说你看这个马多可爱,高兴的时候就脖子蹭脖子,不高兴的时候就蹶子对蹶子,那是自由自在的马,现在都弄成这样了,好像是把它管理好了,其实是异化。


02 《秋水》


《秋水》篇大家很熟悉,因为中学都学过。开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秋天雨水很多,洪水就来了,河伯看着黄河涨大水了,特别得意,觉得天下最壮美的东西都聚集在自己这里了。后来,黄河入海,流到了北海,河伯就遇到了海神若。见到海的宽广之后,河伯才发现了自己眼光的狭隘、世界的狭小,于是他感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指的是懂得大道理的人。


河伯和北海若的这个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就是看问题的角度高了,用以道观物的角度,那我们对很多事情就会有新的看法、新的见解。


很多人说,读了《秋水》篇之后深受启发。所以人了解的道理越多,就越感觉到自己知道的少,越是吹嘘自己的人,其实越是不自信、越是智慧不高,这是《秋水》篇给大家讲的这个道理。


三、知“道”


好了,这是我们说的知人、知书。现在我们了解了庄子的生平,是穷、傲、博、达观。知书以内七篇为主,然后又给大家说了《杂篇》的《盗跖》和《说剑》,又说了《外篇》的《马蹄》《秋水》。这些完了我们得概括,让大家摸清楚这里边主干的逻辑,所以这就是第三个问题:知“道”。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国人用得最多的词,大概就是“知道”,“这事我知道了”。一般的了解不叫知道,在道家那里,这个“道”是高大的、深刻的,真正了解“道”不容易。


那怎么知庄子的“道”呢?


如果把庄子的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我们只能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用两句话、八个字来概括,就是“以道观物,与道合一”。《庄子》讲的就这个内容,从“道”的角度来看世界,然后达到和“道”相同的相合一的境界,才能逍遥游。


这有点抽象,说再具体一点,我把它概括为十二个字:“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逍遥游。”


1.“齐万物”


万物平等,大家都是一个大家庭,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万物平等,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不要老认为人是绝对的中心,你破坏了自然界,最后也就破坏了自己。如果人类毁灭,那只有人类自己毁灭自己,你把自己的生存的家园都破坏得千疮百孔,那你当然连自己都没有立足之地了。


大家非常喜欢道家这种生态哲学的思想,大家万物平等,你当然不去伤害它了。爱花的人都是善良的,为什么?你对它们都有这种感情,你当然对其他事物也有这种情怀和理念了。


2.“齐是非”


什么意思呢?背后两个字叫宽容。第一个,站的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第二个,这个世界变化快,你刚说对的事它就变成错的了,刚说错的事可能回头就对了,所以你不能够用一个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


有人说庄子是滑头主义,对错都不做区分。不是的,他只是特别反对这种什么事都拿一个圣人的标准来确定对错,这个事他觉得很反感,甚至说“圣人不死,大难不止”,你老是把一个标准固定了,大家都非得按你来,龚自珍不也写了《病梅馆记》吗?大家都按照这个方式来做,把好好的梅花弄得病病殃殃、奇奇怪怪的。你得宽容,我哪怕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我也得同意你有把这观点表达出来的权利,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3.“齐生死”


“齐生死”背后的两个字,就是达观。庄子的生死观讲得太好,人来源于尘土,复归于尘土,人都是秉气而生,来到这个世界干嘛呢?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旅馆,我们在这旅馆住一段时间,你知道会去哪儿,何必要悲伤呢?


我最喜欢庄子达观思想的什么呢?《杂篇》里有《列御寇》这篇文章,列御寇就是列子,然后讲了这样一件事。庄子快死了,他的学生都在周边围绕着他。这个大家认为恐怕是真的,是他学生记下来的。然后这学生就说,老师,你这一生过得也不容易,穷困潦倒,您死了,我们大家把你厚葬一下。


庄子说,什么?你能厚到什么程度啊?你有没有看到,“吾以天地为棺椁”。原来那棺材有两层,外边是棺,里边是椁。“日月为连璧”,日月这个玉璧可大了去了。“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给他陪葬的这不是很全吗?用你们来干嘛?还厚葬。


学生说,不是不是,老师你看,我们要是不理你了,把你扔到郊外,那老鹰、秃鹫不是把你肉给吃了吗?这多惨。庄子说,你们也不想一想,你把我埋在地底下,那蝼蚁不是照样把我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累累白骨。本来我应该是老鹰嘴里的食物,你抢下来送给蝼蚁,你们这么偏心眼。


庄子讲得就跟笑话一样,但是这个就是庄子对待生死的从容的态度。“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谁都拧不过,现在有的连土馒头都没有了,一溜烟我们就走了。所以知道人这一生是有结点的,我们才知道怎么更好地对待现实的、当下的这种生活。


所以如果我们用现代语言对庄子做一个评价,叫什么呢?看透了生活,依然乐观,依然勇敢地前行。你得仔细读庄子的文章,才能发现这一点。


很多人认为庄子消极,一点都不消极,表面上谈的这些退和死的事,实际上外冷而内热。眼睛是冷的,但是内心却是热的,依然会热爱春天,热爱生命。


所以衡量庄子的这个内容,比如说我们前面讲过的庄子和惠子那场辩论,我拿它做一个结论。想想看,从逻辑上看,“子非鱼”这场辩论是惠子胜了,可是从境界上看却是庄子胜,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文化中,绝不可以单纯地用科学或者逻辑来看待所有的事情。


科学逻辑也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内容,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孤岛。因为我们生活很多的内容,靠的就是像庄子这样的热心肠。我们不仅要用逻辑的、科学的、冷静的、白天的眼睛看世界,还需要用诗意的、温情的、夜晚的眼睛看世界,这样这个世界才能充满情趣,不是吗?


如果我们什么事都用逻辑的、科学的角度来看,你想想看会出现什么问题?“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胡说,你看青山妩媚可以,青山什么时候看过你也这样?青山又没有感情。如果这样说,我们一个伟大的角度和诗意的诗句,不就已经没有了吗?


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就剩下我自己了,云都飞走了,鸟都飞走了,只有这个山,我们俩相看两不厌,我不厌烦它,它也不厌烦你。如果按照逻辑来看,你不是胡说吗?青山厌烦不厌烦你,你怎么知道?我们小孩经常喜欢提这个问题:“你怎么知道?”总是这样,那我们生活中很多有趣的事情不就没了?这个世界如果通通都是这样刻板的、逻辑的、科学的符号,我们生活的乐趣和境界又在什么地方呢?


所以说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智慧中获得愉悦。《庄子》的哲学说白了就是美学,让我们能从中得到更多审美上的乐趣和诗意的栖居。


总结一下,我们《庄子》讲了什么?

1.知人,也就是穷、傲、博、达观。

2.知书,内七篇有《人间世》《齐物论》《养生主》《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逍遥游》,然后我们又讲了《外篇》《杂篇》。

3.知“道”。就是以道观物,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以道观物达到的境界是什么?与道合一,逍遥游。大家都有了这样的一种观察事物的角度,最后达到人生审美、诗意上的自在与逍遥。


关于《庄子》,我们就说这么多。最后要跟大家强调的是,老子也罢,庄子也罢,我们真正地读,会让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感受。就像闻一多先生说的,水里扔了一个石子,向外边扩展的涟漪,你刚觉得要把握住什么,它又向远处飘去了,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惊叹、无穷无尽的多层的美的感受。


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0,978评论 6 49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9,954评论 2 38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623评论 0 34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324评论 1 28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390评论 5 38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41评论 1 28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892评论 3 40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55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04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51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54评论 4 32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34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50评论 1 264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260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46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庆节前写了一篇解读《平均的终结》这本书的文章 有朋友就说些这样的文章挺好的,问我能不能多写写这样有治愈性的书 所...
    小徐君阅读 61评论 0 0
  • ------“路上一个单词”活动的第一天 文/李现风 2017年12月4日下午第三节,是一周一次的班会课,...
    南风如我意阅读 283评论 0 4
  • 演讲实录 伏羲氏一画开天,代表开天辟地,之后万物始生,而人为万物之灵。中华民族的智慧先人仰观俯察,又自然推演人事,...
    绿叶zll阅读 531评论 0 0
  • 今天7:30分到公司打卡,准备把昨天没有完成的一篇PPT稿子写完。真的是一直拖延,导致我开始焦虑,本来就是初心要解...
    Wendy如意芳霏阅读 596评论 1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528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