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笑儒上了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各类课外班、补习班渐渐地被提上了日程。
面对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五花八门的课程设置,一时之间难于取舍, 简直让我患了选择困难症。
多听听过来人的建议总是好的,我想到了一位老同学阿玫。
阿玫在我们同学当中结婚生子都比较早。笑儒还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曾偶遇阿玫,我们那天聊了好一会儿,当时她女儿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我偶然间问起: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不是很重?都需要额外补习些什么?
这一下可打开了阿玫的话匣子,从她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对女儿的学业非常重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她可谓了如指掌,孩子应该什么时间补习什么课程、应该选择哪家培训班的哪位老师那更是了然于胸,甚至于各个培训机构之间教学模式与教材编写的差异她都能一一道来。以至于周围的朋友、同事,只要有孩子报补习班方面的疑问都来找她,阿玫俨然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后来,果然从其他同学那儿听说:阿玫的女儿成绩优异,先是考取了重点初中,去年又考上了重点高中!
可惜后来我们一直没见过面,当时也没留下联系方式,如果能向她咨询一下准没错,于是我向一个同学打听阿玫的电话。
同学听了我找阿玫的理由后说:可以把电话号码给你,但我劝你还是别打给她了。
为什么?
她女儿不上学了!
为什么?
说是女儿不想上了,强烈要求退学!阿玫在学校给她请了假,准备等一段时间,如果还是不愿意上,再想办法办休学手续……
怎么会这样?
听同学讲,其实阿玫的女儿早在上初中时心理和行为就已经出现了问题,阿玫一直没跟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同住一个单元的父母。
到了高中,女儿先是早恋,继而出现了自残行为,最近说什么也不肯去上学了,甚至不惜以伤害自己的身体相威胁!
阿玫夫妻俩现在是心力交瘁,我们这位同学劝他俩尽早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
回想起几年前那个侃侃而谈、对女儿的学业信心满满的阿玫,我们都百感交集。
记得前段时间读到过一篇报道,说“30.4%的北大新生厌学竟欲自杀”,原因是患上了“空心病”。“有个高考状元说,他感觉自己在一个四分五裂的小岛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时不时会感觉到恐惧。19年来,他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所以他会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想来阿玫的女儿也同样患了“空心病”吧?
或许阿玫全错了。
错在她只关注女儿的学习成绩,她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这个唯一的目标,以至于把自己生生练成了一位“补习班专家”,而忘记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不是单纯地训练出一个学霸,而是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独立自主,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或许我们全错了。
好比打仗,我们错在太在乎一时一役的胜负,而缺乏全局思考的头脑。
我们每天忙忙碌碌,斤斤计较于给孩子报什么样的补习班,翘头扒脑地打探别人家孩子都学了些什么,接着思前想后、反复掂量是不是也得赶紧给自家孩子补上……
我们恰恰忽视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学习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抢跑”对于长长的人生旅途来讲,毫无意义!
假如我们不那么短视、不再仅仅盯着孩子的学业,假如我们的眼光更远一些、视野更宽一些,也许我们可以把原本应该属于孩子的还给他们:包括他们失去了的劳动能力、失去了的生命体验,和已经被弱化了的、在社会生活中承担多种角色而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些被我们或有心或无意忽略掉的,恰恰是那些成绩优异,内心却空空如也的孩子们心中缺失的那最为重要的一块!
当今的孩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家长们也一样。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每天被“阶层固化”、“寒门难再出贵子”诸如此类的言论刺激着,为之焦虑着,难以从容自若、心平气和。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又使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从父辈那里少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但是我们依然要为之努力,毕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优秀的人,既是我们为人父母对孩子的一份责任,也是我们作为社会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任重而道远。
它需要我们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