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林语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他清楚地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观的两种极端倾向。一个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无所有,因此是傲慢的。一个是让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自满,林语堂是少数清醒的人之一。
这是作家林语堂探讨生命与心灵的价值,并抒发个人对日常生活中人、事、物观感的散文集。 林语堂在书中描绘了懂得尘世享乐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向西方人娓娓道来中国人的理想生活范本:悠闲,而非效率。
02
在全球化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情绪:焦虑。
我们正变得越来越雄心勃勃,我们越来越成功。我们整天忙着,担心金钱,担心成名,我们很难幸福。
在这种情况下,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理由暂时放慢自己的步伐,听取林语堂先生的美国第一堂课——关于《的生活艺术》。
《生命的艺术》涉及的面很宽,茶是、花是、雪、雨、飓风、月亮等生活美学的细节被精雕细刻,书写光滑华丽。
书中的重要态度是:所谓的“生活艺术”就是悠闲的词汇。林语堂将中国哲学概括为“抒情哲学”,强调中国人的“非功利性”“热爱生活,善于享受休闲”的态度。
03
懂得生活艺术的前提——培养人类的情感和感觉,比教育人类的思想更重要。
为了接近情感,不要接近逻辑,这是人类文化的最高理想。
林语堂认为世界太严肃了,所以必须有一种智慧和快乐的哲学来调整。在他认为自己具有东方精神和西方精神的人看来,人类是一种好奇心、有一个梦想的、幽默和任性的动物。有一种普遍的偏见——认为思维或思维能力与我们的日常行为有关。
在这里,林语堂提出了一种“灵性”概念,它大致意味着一种生物的气质。
人的灵性从来就不是思想演绎的结果。人的灵性是不合理的,固执的,充满偏见,不可预测,因而可爱。他愿意看到的是,人类的灵性不会随着思想的复杂性而变得规律,甚至不太愿意看到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变得完美。
他不相信科学和思想的进步,他只是不相信圣徒的境界。他不是反对知识,而是热爱生活,所以他非常不信任智慧和高度理性。
林语堂认为,我们当然希望想出办法建立有序的社会,但我们不希望社会过于有序。他建议,如果人类可以回想起过去的行为,他们可能会提高他们未来控制社会的能力。
善于批评和思考的人类精神太冷了。只有合理的、理性但温暖的、依赖于直觉,然后与同情混合,这样我们就不能退化为祖先。
我们只知道培养我们的感受和感受比教育我们更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展自己的生活,真正得到拯救。
04
中国的哲学,是注重人生的知识,不注重真理的知识。
中国哲学只掌握了世界的生活,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我们如何生活?只有幸福哲学才是真正的深刻哲学,而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他认为他还没有开始理解生命的真谛。
中国哲学家将所有抽象理论分开,并认为这些理论与生活没有关系,认为这些事物是我们理性的浅薄感受。
中国人只掌握生活并提出最简单的问题:我们如何生活?西方哲学对中国人来说很无聊。西方哲学以逻辑为基础,侧重于知识方法的获得。基于认识论,它提出了可能性的问题,但最终,生命本身的知识被遗忘了。
我们如何获得生活中的快乐?如何享受生活?中国哲学无意识地认为的重要问题最终成为了这样的问题。中国人不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寻找不可用的东西,也不寻找未知的东西。我们只知道一些不完美的人性。
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调整我们的生活,使我们能够和平地工作,忍受耐心,过上幸福的生活。
林语堂在书中花了一章来讨论中国哲学家的生活概念,如孔子、老子和孟子。他们之间的意见越不平衡,他们就越有把握,人类必须拥有过幸福生活的智慧和勇气。孟子更积极的生活观念和老子更流畅,更流畅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温和的哲学,这种温和的哲学可以说已经成为普通中国人的宗教。
05
中国人的悠闲理论——时间之所以宝贵,在于时间不被利用。
总的来说,中国人眼中的休闲生活是什么?
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有一种悠闲的气质,得到了文学和哲学的认可。在中国人看来,任何能用智慧享受数量有限的人都是受过最多教育的人。智慧人不工作,过于费力的人不聪明,善于享受休闲的人真的很聪明。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觉得休闲是类、的享受,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林语堂指出,倡导休闲的生活基本上是平民化的。
一个人没有钱旅行,也就是说,今天旅行不一定是富裕家庭的奢侈生活。享受悠闲的生活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
所谓的中国休闲生活,林语堂认为,必须有一个安静的心和乐天的概念,以及一个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心灵,才能享受。你可以悠闲地享受没有钱。
富人可能不会真正体会到休闲生活的乐趣,而那些鄙视金钱的人真的很了解内心的乐趣。
他必须有一个富有的头脑,一个简单生活的爱好,以及一个赚钱的小心脏,这样的人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
林语堂认为,美国人不知道如何悠闲,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工作超越了生存。在东方人的心中,美国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很可笑,因为他们都想工作,精疲力尽的方法来获得宝贵的自尊和对年轻人的尊重。
但事实上,老人做一辈子的工作还不够吗?
归根结底,中国哲学是一种如何获得幸福的哲学。
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文化必须首先从假装演变为纯真,有意识地演变为简单的思想和生活,可以称之为完整的文化。
人类必须从知识的智慧发展到不熟练的智慧。他们必须成为一个快乐的哲学家。我们应该花费大量精力从根本上研究人类如何更快乐。
圈重点:
1. 四千年专重效能的生活能毁灭任何一个民族。
2. 中国人对于人类本身所抱有的一般态度,可以归纳到“让我们做合情合理的人”这句话里。
3. 统治这世界的是热情,不是理智。
4. 哲学家的任务应该是使身心协调起来,过着和谐的生活。
5. 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在于发展知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