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第五十二条建议《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我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和当时苏老师提出的建议竟然如此重叠在一起。
我们当前的教育现状是社会和学校都过度关注孩子的高考升学率,所以从小学开始给孩子们树立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取得好的分数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这几乎成为了社会、家庭和老师的执念。在这样的执念之下,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孩子对知识的掌握上,但是我们并没有去像苏老师提出的那样去培养孩子的阅读、书写和思考同时进行的能力,我们没有给孩子自由思考和支配的时间。我们只是千方百计去压榨孩子的时间用来机械地背诵和书写,这也导致孩子们越来越逃避讨厌学习,最终成为了学困生,这难道不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吗?
昨天一个学生和家长来找我聊天,表达小学时我对孩子的帮助和影响。她的妈妈说了一件事情让我很是向往:孩子现在在班里有四五个学生,每次课下都能够自由在一起讨论问题,这样思维碰撞下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但是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都能够去学校里找其他的老师给解答,如果因为专业不对口解答不了的他们会问这位老师要手机上网查询。
我当时就被震惊了,我想这几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思考的积极性绝对开阔了起来,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已经从沉重的死记硬背中走了出来,开始主动链接思考,这是脑力劳动的解放,我也为这样有深渊见识的老师致敬,是她给孩子们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氛围。
在本条建议中,苏老师特别提到了阅读。是啊,这些年的教学也让我发现阅读是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让孩子们学习越来越轻松的关键。但是我们有多少老师和家长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呢?我们只是纠结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考不好了我们就说他们不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