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教育培训的人来说,周日的晚上算是我们的放松时间,闲来无事,变找了部电影看,翻到了之前看过的《黄金时代》,不知是什么原因,总想再看一遍。
今天不是影评时间,暂且不谈这部电影拍的怎么样,只想写下我所感受到的萧红。
感情方面,有时会思考过多爱情,但爱情真的来了,爱了便爱了。那样的年代,离家出走导致家里身败名裂,投靠前男友。后来遇到萧军,像是突然找到精神伴侣。两个精神至上的人有时也抵不过物质生活的腐蚀,虽然中间有出现萧军的不忠,但我相信他们是彼此相爱的。之后的端木,相对看起来端木家的经济基础还是有些的,我觉得萧红仅仅是想在战乱中找个安静的地方可以让她好好写作。
写作方面,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非常窘迫的小屋里能去写诗,去讨论哲学。生活经常颠沛流离,但却从不中断写作,她并没有因为生活拮据而且找份工作户口,或是想身边的那些文人们一样去写些抗战的文字,或纪实性文章,她只是在写她想写的,写她所看到所感受到的。
记得她跟萧军的朋友聚会时一个朋友评价说,萧红在文学上的创作高于萧军,而且她刻画的人物都是来源于现实,细腻,真切,她是有天赋的。而萧军是凭借努力。“天赋”其实我知道这其实是个很不错的评价,天赋往往也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
感情的受挫让萧红有了在日本安静而自由的创作机会,而她会不定期地给萧军写信,好像每一封信,信里明着是写对于日本的生活和见闻,但能感觉到里面带着对萧军浓浓的思念。而在日期间也被她称作她的“黄金时代”。
后来便是各种辗转,辗转过程中总少不了她左手叼烟,右手执笔写作的场景。正是他的这份坚定不移,这也导致当抗战爆发的时候他跟萧军的意见分歧,萧军想打游击,而她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写作,这大概是一个文人的文心吧。这也是为什么那样的年代还是会有优秀的作家诞生。也正是她的这份坚定不移,在1941年萧红写了《呼兰河传》在那时候那样战乱的年代或许无人对于那样的题材感兴趣,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部作品便慢慢显出她的魅力。在那样的年代如果不是在杂志社工作,写抗战需要的,书写并不会有太多的稿费,也并不会给作者带去多大的名誉,但她就是这样去写,好像她的到来就是为了书写。有时我的想,如果她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说不定是豆瓣红人或是知名小说家或是编剧,再者如果开个公众号写写文章打赏的收入也不会让她那么窘困,就算是懒得开公众号投个简书也能得点赞赏。而我生活在这样富裕的时代,一直想写些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总有种惭愧。
最让人佩服的是她会有份坚定,我想如果萧红生活的这样的年代,也会坚持写自己想写的,而不会为了时代去写吸引人眼球的网络爆款文章。这特别类似笑来老师所说的注意经济和影响经济。在当时如果写抗战文章自然是很热门,估计能迅速在报社找到工作或是刊登各大头条,但随着时间慢慢推移,这些必将被历史淹没,这便属于注意力经济,唯有那些深刻的内容便是影响经济,它便会长盛不衰。萧红做到了。
这或许能够解答我今天早上的疑惑,我似乎看到那个不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