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重关系和角色里——你的人生有多宽广,你连接了多少人,都是你人生宽度的体现。
第一本书:《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陈赛
这本书是很多童书的导读,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有趣的童书,能用这么深刻的方式解读。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如果第一次你没有机会,第二次请不要再错过,第三次希望你依然保有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
第二本书:《穷人的银行家》尤努斯
1983年,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格莱珉银行,这个银行不以盈利为第一目的,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自己的生活。从贷款27美元给42个编竹凳的妇女开始,今天这家银行已经有300多万个借贷者,年贷款额5亿,有95%是赤贫的妇女,有1277个分行。更加神奇的是,这些穷人的还款率高达98.9%,银行每年都盈利。这不仅是一个社会公益的创举,也是一个经济的创举,甚至也是一个人性光辉的创举。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一本好书背后会牵动很多人,这本书的中文译者是吴士宏,对,就是那个打工皇后,逆风飞扬的吴士宏——如果你认识她,可能有点暴露年龄了。她从一个英文专科生最后成为微软总经理,当时也是一代职场偶像,她被尤努斯的事迹所感召,开始做公益。宽度是可以传染的,爱会引发更多的爱。
第三本书:费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有一句话值得我们记住:“如果你不会说好话,你很难成为一个好人。”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你可能会挺好奇——作为一个老实人,我根本不会“暴力”,为什么要了解非暴力沟通?但是当你仔细听听我们生活中的对话方式,你就会明白,我们的语言中其实充满了攻击和暴力——指责、评价、冷嘲热讽、打断、预判……如果能把两个暗地较劲的人的语言具象化,一定是一部动刀动枪的、鲜血淋淋的动作片。
《非暴力沟通》不是教你很多话术、套路或者公式,非暴力沟通认为“不带任何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商的最高形式”。
书里一步步地教你区分观察和评论、感受和想法、请求与命令——估计当你读完这本书,突然能从对话中听到很多额外的信息,又突然发现自己好像重新发明了说话一样。
希望你也有机会拥有这种:“不带任何评价的观察”的能力。
第四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尹建莉
亲子教育这个领域几乎是一个“玄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各种理论混杂,而中国的教育环境又比较无奈,各位意见领袖也多是自己培养了一个好孩子的现身说法,很难有系统的、有说服力的体系。
这本书胜在有个人经验,又不会太经验主义;有清晰观点,还有很具体的操作建议。
第五、六、七本:《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古典
《拆掉思维里的墙》是心智类的,主要是破除错误的思维模式,大部分的冲击碰撞,都在脑子里就能完成。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则立意放大了一些,从“生涯”的角度来讨论职业定位和人生设计,“生涯四度”“三叶草”都是其中经典模型,有一定的人生阅历读起来更佳。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的视野则超越了个人,放眼整个社会,讨论当代人如何在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建立竞争力,快速提升。
从“自我认知——人生设计——社会竞争”背景不断放大,视角和高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阅读难度也略略提高。
《拆掉思维里的墙》可能是“开眼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是“见自己”,《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是“见天地”,至于见众生,根本不是一本书能帮你达到的,我们一起多多修炼吧。
其实到最后,我们可以理解,人生宽度是关于爱的,而爱是一个通过自我完善,不断付出的过程。不管你想改变世界,还是想思考人生,最后都要回到具体的人身上——愿你与有情人,做快乐的事,真正付出过,哪怕仅仅是对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