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0
在考研究生之前,我在网络上跟着老师学习过一段时间的中医,并且在朋友和家人身上都实际操练过,所以我心里是很相信中医的,也因为此缘故,我才考中国哲学的研究生的,因为中国哲学是离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比较接近的一门专业,而中医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
考研期间,几乎没时间继续学习中医了,所以之前学的方子都忘的七七八八了,唯一熟记于心的就是中医思维和寒热阴阳的辨证方法。所以读研之后,每当自己和孩子不舒服,我还都能靠自己拿些中成药解决。但前段时间我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加上又得了流感,每天咳嗽的很厉害,就想我应该找个靠谱的中医给自己开点汤剂,好的快一些。
学中医这几年,最头疼的是找靠谱的中医,可能大家会说各城市的中医院不都有靠谱的中医吗?如果我自己没学习中医之前可能也这么认为,但自从学了一点中医的皮毛之后,别的没学会,就学会挑剔医生了(哈哈,自嘲一下)。因为就想找那种老师讲的会把脉,开经方的医生,虽然说中医都是把脉,但会开经方的医生却少之又少。
读研前,我都是找学习中医的老师开方,来读研之后离他们也太远,幸运的是我在学校附近找到了靠谱中医。就诊几次下来,疗效很好而且开的都是经方。
当然开经方不一定就代表医术高,但至少说明他是在中医思维指导下开的方子。
什么是中医思维呢?中医思维的的内涵包括很多,简单来说就是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看到病症不仅仅看表象,而是要找到生病的病因和病根,还能辨别身体的阴阳、寒热、虚实等等。
如果日常生活中能懂一些中医思维的话,会有助于我们保持健康的身体。推荐大家一些了解中医思维的书籍:
罗大伦老师的《阴阳一调百病消》、《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
徐文兵老师的《黄帝内经》
刘力红老师的《思考中医》。
这些都是比较不错的入门书籍,看完一定会对中医思维有比较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