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很大心思去给别人准备礼物,不是一件“让对方开心”的事情,对于自恋者来说,这是一种表演的方式,是一种自己力量的物质化,或者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一种“项目”,我想相比而言会更让自己开心。作者做不到这种事,没必要踩一捧一说自己更喜欢自己的人生冒险。都是自私自恋,没啥高下之分。
如果热烈的爱不被歌颂,注意,我是指被“歌颂”,不是被“实施”,那么所谓的“冷静的爱”和“静水深流”就永远可以变成“不那么爱但是想好好生活”的挡箭牌。
人当然可以追求好好生活。但是人没有权力说教要别人“好好生活”。
我深深地明白人的自私,我曾一度相信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但是逐渐地、当我看清了、我开始知道我父母的存在告诉我不是这样。当然,我相信能做到像他们那样爱小孩的人恐怕都不多,更不用说像他们那样爱别人。(我坚信爱是没有那么多分别的,到了一定程度,亲人的爱和朋友的爱和情人的爱,真的能分得清吗?)
但是有些人没见过,也不必要说这就是错的,也不必要说这就是“不成熟”“不理性”。要在“爱”里面讲理性,说明本来就精打细算着呢,本来就打算“众人皆醉我独醒”呢,本来就揣着自己的聪明算盘呢。
这就是精致利己。
我讨厌这种人,我要打开大喇叭讲:我讨厌精致利己主义者。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书籍,给了大家那么多教育,想让大家成人,想让大家明白真善美,不是想让大家成为精致利己的混蛋。(当然我的这种讨厌不会妨碍我比如在公交车上让喧哗的人赶紧闭嘴。)
为什么我爱着我的朋友们,因为我和他们是从心里走到一起的。我们缓慢地把我们珍贵的感情和心掏出来,不会有那个埃及的神去称量我们谁更重谁更轻。难道会因为这个人过得不好而那个人非常有名就让友情变质吗?我知道很多人会这样,我只能说你们过得很现实、很悲惨,但也没必要蒙上眼,说更可贵的状态并不存在。
如果自己没有被深刻地爱着,就否认不存在这样的人,我要第一个我站出来反对:我深刻地爱着别人。我最为我微小经济状况改善感到开心的时候,就是我发现我可以给予朋友更好的礼物的时候。
朋友和父母是这种爱最好的寄托。他们帮我减少痛苦。因为爱不仅会使人失望,更会让人痛苦。
没有体验过这种痛苦的人,何必要说自己不需要那种热烈的感情呢?
也只不过是在躲避痛苦罢了。
来为正在经历痛苦的燃烧的朋友们争取一些话语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