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七单元的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参上要求老师不必刻意区分静态和动态,只做初步体会。
在教第一首古诗《山居秋暝》的时候,学生是可以区分出动静的。第二首《枫桥夜泊》的时候,学生明显有些迷茫,明明很好区分啊,为什么老师还要问。我及时接受到了学生的信号,觉得应该能讲的更透彻。
于是,我补充问:动态和静态描写有何作用?学生被这个问题打得措手不及,一部分小家伙们开始努力思考,脑海中搜索关键词;一部分学生直接放弃抵抗,看着好学生;一部分孩子直接低头,不敢看我。
我提示大家: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你想到了什么?
慢慢地,有小朋友轻声细语回应:是为了让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小朋友们纷纷应和。我很高兴,启发有了效果。
趁机补充动静结合的作用:让描写的事物更具体形象,更准确生动,这种对比,会让读者感受更加强烈。
我们又翻开两导的练习题。
有一道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否与整首诗和谐?为什么?
这是以动衬静的描写方法,以洗衣女子的说笑声和莲花摇动的热闹来衬托出山中的宁静。
让学生更能体悟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在一起的好处。
后来,我们又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分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我告诉学生们,首先这是一道分析题,并问他们怎么做答?
有学生回答:先答手法,再分析。
我给予肯定,追问:如何答分析的部分。
孩子们说:从…看出…
我说,真好。那具体到这道题,我们怎么答?
孩子们一时半刻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
我接着提醒他们:第一单元的借物抒情,是借…抒…。以动衬静也是如此,以什么动,衬托出什么静。
孩子们一下子恍然大悟,能力强的孩子们就给出了答案: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以深山的鸟鸣衬托出夜中春山的幽静。
真是太棒了。我狠狠夸奖了他们。
接着,我又回到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句,这是动静结合。让你们分析,你们怎么分析。又一片沉默,他们在组织答案。不过这下有点难啦!哈哈!
我以黑板为板书:
动:清泉石上流(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再描述画面)
静:明月松间照(描述画面)
写出了山里(静谧)的特点。静谧还可以换什么词?孩子们说宁静、幽静、美好,我说都可以。
表达了(什么)感情。
孩子们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书上笔记)。再结合动静结合的作用,更完善了:使画面更生动具体,强烈的对比,增加了感染力。
我说真好,会了么?他们说会了。
我又带他们回到《鸟鸣涧》的赏析题,问他们,如何分析。他们这次答的更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以深山的鸟鸣衬托出夜中春山的幽静。动静得强烈对比,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这就是举一反三。让孩子们把学过的东西,运用得更好。
接下来的《长相思》中,除了做到常规的体会大意,理解感情外,再让孩子们练习动静结合的方法:上阙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句动态写出了行军的路途艰辛,“夜深千帐灯”这句静态描写写出了行军队伍的庞大,更突出了行军途中的艰辛,为下文思乡做了铺垫。
“风一更,雪一更”,这一动态描写,生动得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恶劣,与故乡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时空的差异,更突出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增加了感染力,使这首词更加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