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课堂上试用番茄钟上课办法。开始,我和学生商量,有两种上课的方式,一是上课四十分钟,休息十分钟,这就是传统的上课办法,第二种是上课二十五分钟,休息五分钟。让他们选择,他们认为第二种能够多休息几次,马上同意采取第二种,假如总的上课时间三小时,我们按照第一种的话,休息三次,时间三十分钟。按照第二种的话, 休息六次,时间是三十分钟。针对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我认为还是比较实用。当然试用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了,疲劳感减少了。当然也有一些缺点,就是上课前一分钟,大家还是沉浸在刚刚下课时状态,这时我就让他们静坐一下,或者不说话,故意沉默十秒,缓冲一下。
课堂上老师讲解理论知识一般来说在二十五分钟里应该可以讲的很清楚,当然一次讲的太多学生不能掌握,也是没用,所以传授知识力求少而精,不断重复。听说有的老师非常尽心尽力讲课,一堂课讲了好多,讲的很嗨,内容跨度很大,他的口气把后面的内容现在讲了有什么不对,他是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学生老早走神,学生开始在下面叽咕什么时候下课啊,这种情况下,老师甚至还要拖课,可能为了表现自己尽心尽职,搞不清楚学生后面能学到什么。还有一种老师课堂上讲了不多的内容,可是没有及时反馈,造成学生前学后忘,还没下课,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我曾经做了一个实验,我让一个小孩注意了而且告诉他,马上要提问他,我就讲了一条题目,班上其他人都已经会了,可是他却还是不会做,当然这个小孩也不是智障,只不过有点注意力不集中吧,有点夸张,可是如果没有及时反馈,能有几个小孩记住那么多知识呢,所以一堂课只能讲而且最多讲三个概念,而且还要一个相关内容。那么二十五分钟足够了,多了也是浪费。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效率会更高。
教学要从受众者考虑。一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二是一次性接受知识的多寡,三是每个课时不同内容的安排,我们不要以为这是碎片化学习,只不过时间是碎片化,可是学习内容都是连接完整的。每课的教学任务是不一样啊,比如第一课我会要求学生对局,对局时,自身要求做到对知识的全方位,也就是说平常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它是一维的平面知识,而对局时,学生自身要考虑很多问题,防守和进攻选择,如何进攻和防守,还要判断对手的思想,所以说需要学生慢慢地磨练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不断地超越自己。第二课,讲当下要掌握的新知识,课堂上一定及时反馈,就是要提问,看看有没有学会。第三课,安排对知识的书面练习,电脑辅助练习,做题强化训练新知识,最后一课还要把新知识和前面学的知识链接起来。
番茄钟时间管理的上课办法,应该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幼儿园小朋友这个年龄段的学习,有针对性,现在我是不用纠结学生要下课的需求,当然我们还是要注意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个话题还是要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