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者还谈了些什么
然后我们再看一下,这两节还谈了哪些事?你明明在讲分类,还谈了哪些事?
第一个事情——第61页的第二段开始:“但是你可能会问我们在说这个作品的时候,不就是接受知识的传递吗?”
这在讲什么?他就往上看一看:“如果我们仔细想想这里所提出来的粗略的道理,就会明白知识与行动之间的区别,正是作者心目中可能有的两种不同的概念。”
它上面在讲实用性和理论性,然后下面就讲到了知识和行动。这个部分,我们的篇幅有限,未来在这个部分再给它展开,他就是用来区分理论和实用之间的一个区分。
用一个案例类比去类比,而这个“知”,其实就是“what is ”就是“是什么”。“行动”,就是“how to do ”以及“why to do“就是这些东西。
那么其实这后面所展开的各种各样的内容,都是在谈这个事。所以这个部分,他倒来倒去的,咱不说。
然后再看第二个问题,就是经济和伦理类的书,为什么是实用的书?就在这里边会看到,说经济类的书和伦理类的书,有一部分是,有一部分不是。
这个部分的内容,我也认真的看了,并且我把这个部分的英文部分我都已经读完。作者呢,我回归一下作者当时的环境,很有可能有人认为,作者的这本书里边的很多内容很有可能,他在1940年刚写的时候,他已经说了他的观点,但是在这些年里不断被别人批评,作者受不了:“过来,我写的书我有发言权,我要跟你说一说,这样认定就是对的。”
我觉得这个部分,他确实是一种主题的分类,分类的一种方式和分类的一种做法以及具体的分类细节的问题,但是这个细节我们不一定非要去涉及它。
再来看一下,第三个:如何从书名中发现归类的方式,标题里面有什么样的字眼,你就可以归类,书名中有什么样的东西,你就可以立刻归类,然后再有其它的归类方式。
总结,这个方法叫做看书名,(流程)前言或索引,重点、摘要,开头和结尾,主要内容。对一本书进行分类。
然后这个分类,其实就是一个归类的方法。就是你把这个书判断出来,它是什么类别,然后去把它归到某一个类别中,它是一种方法。
除了这个流程之外,还有一些要求,第一个要求是你一定要持续的记着那个分类的标准(分类放在内心),第二个要求就是你要时刻的保持对自己的一个怀疑,所以也是要批判性思维。随时质疑第一印象的分类
你开始认定它是一种什么样的书(比如说我拿到了一本书,我原来以为它是小说呢)
然后还讲了什么事呢?就是讲了65页的所有内容,科学和哲学的区别,我觉得他说的还是挺全面的。
这个部分我获得到了很多的知识。未来别人再问我:“科学和哲学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有的时候很难回答,但是在这个里边就很容易回答。
比如说,哲学是从具体实践(实际案例)中抽象出来的,而这些抽象可以很快地应用到实际中。
哲学在实际生活中不陌生,但科学这个东西其实不是的。它是要很多的时候,是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来做事很多的实践实验才能得到等等……
然后历史又是另外一种的,那么历史、科学和哲学为什么从一个东西分出来呢?它其实本质上是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通过一些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具备一定的通用性。
通用性各不相同。科学的通用性比较低,历史的通用性其次,哲学的通用性是最高的。你比如说我们在哲学上谈到的一个问题:
变化是无处不在的,你看这个通用性非常非常的高;而在科学上,我们得到一个问题:电子围绕原子核转动,而这种科学上的问题,它的通用性是非常低的;
而历史又不是这样的,比如说你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君王,要无为而治,你可以通过历史来总结出来的。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局限范围。
说到这儿我特别想提的,很多人都读《老子》,说老子当时写的,具备历史性。
你一定要记着,凡是见到了历史性的时候,你就要明白历史性会有一个特定的条件,在某一个条件下来说;
而哲学家是什么呢?哲学家都是懒蛋——他们特别特别的懒,他不想去理解整个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他很期待通过一次性的完整抽象,得到一个最简单的一个道理,对整个世界进行概括,这都是哲学家所干的事情。
你比如说像我们中国的《易经》,就概括出64个道理来,64种趋势来,把整个世界全部都囊括在一起,这就是哲学家的思维方式。所以这本书的这个位置又讲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大家可以再读一读。
而最后68页:“你可能会抗议我们对书籍的分类谈的太琐碎了,至少对于一个还没有开始读的人来说太多了。”(明明繁琐,找面子)
他用读书和讲课来进行类比。我觉得这个类比有问题。
类比的作用是用来理解的。阅读确实可以和上课进行类比,但是即便一本书的分类非常重要,并不代表你写这本书的时候,要写的这么啰嗦